時至1947年8月底,印度獨立剛滿半月,旁遮普省的12個縣已在血泊與火海中掙紮了2周,倒是加爾各答這個火藥庫因為甘地的坐鎮一直沒有爆炸。參加甘地祈禱會的人以空前規模在擴大,l萬、10萬、繼而50萬,甚至高達100萬。在一個宗教狂熱的國度裏,當億萬信徒聆聽一種聲音的時候,它所創造的奇跡與神話可想而知。甘地在加爾各答創造的奇跡,曾引起舉世矚目。當時《倫敦時報》這樣評說:“這座城市是印度的奇觀。”蒙巴頓從新德裏致函甘地,盛讚他的功德無量:“在旁遮普,我們有一支55000名士兵組成的別動隊,他們被大規模的暴亂弄得一籌莫展,在孟加拉,我們的幹預部隊隻有1個,那裏卻沒有發生任何暴亂。”
1947年8月31日早晨,奇跡出現16天之後,宗教仇恨之火終於還是點燃了加爾各答這個火藥庫。當晚10點,一群狂熱的印度教青年突然闖進海達利公館院內,要求與甘地談話。當時甘地正躺在草墊上,身邊是他的侄孫女摩奴和阿巴。甘地被吵聲驚醒,站起身來,說:“嚷什麼,我在這兒,你們殺我吧?”說話間,兩位渾身是血的穆斯林掙脫人群,躲藏到甘地身後,但一根根棍子向他們飛去,好在甘地個子不高,才沒被擊中,直到增援的警察趕來才解了圍。隨後,對穆斯林貧民窟一係列的襲擊行為達到喪心病狂的程度。這些都是國民公仆團極端分子策劃的。
加爾各答事變給甘地以致命的打擊,這位終生致力於非暴力理想的老人似已有一種幻滅感。為了使加爾各答恢複理智,拯救千百萬無辜者免於死亡,甘地隻有拿生命孤注一擲了。
他對外發表聲明,決定從9月1日起開始絕食,一直到動亂結束,不成功便成仁。
這次絕食無論對他本人和他的同誌們來說都是一次冒險。此時甘地已78歲高齡,最近長時問的焦慮與奔波又使他精疲力竭,絕食開始後他的體力很快衰竭,幾小時後便出現心律不齊,時至午夜,他說話的聲音就含糊不清了。
甘地絕食的消息幾小時就傳遍了加爾各答城。多少年來,甘地的絕食鬥爭已成為激發人們鬥爭的信號。整個印度雖然85%的居民不識字,沒有收音機,但人們總能了解他絕食的各個階段的詳細情況,每當甘地受到死亡威脅時,人們都一致本能地為他擔憂,一批又一批焦慮不安的群眾紛紛來到海達利公館看望他。但瘋狂的暴力行為似脫韁的野馬一時難以遏製,縱火、殺人、搶劫仍在進行。
從第2天早晨起,前來海達利公館詢問甘地健康狀況的人越來越多,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知名人士紛紛來到甘地臥榻前,請求甘地停止絕食。
第3天淩晨,甘地健康惡化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加爾各答沉浸在焦慮與悔恨之中,一股友善的浪潮突然席卷了這座難以駕馭的大都市。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貧民區遊行,呼籲恢複秩序與平靜。中午時分,27名市區的極端分子來到海達利寓所門前,承認了自己的罪惡活動,當晚,全城恢複平靜。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顯要人物起草了一項共同聲明,莊嚴保證阻止宗教仇恨再起。
1947年9月4日晚,甘地喝了幾口桔子汁,宣告結束了73小時的絕食鬥爭。甘地不惜犧牲生命以捍衛和平的舉動終於製止了加爾各答暴亂的蔓延,他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甘地的老友,獨立印度的首任孟加拉省督拉賈戈帕拉戛查理說:“甘地建樹過許多豐功偉績,然而最為神奇的乃是他在加爾各答戰勝了邪惡,其意義甚至超過了印度獨立。”
在確信加爾各答不會再有問題時,甘地決定前往被血與火吞噬的旁遮普省。然而,還沒來得及到那裏,首都新德裏又發生了新的暴力事件。由於周圍的農村極不安全,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都湧到這裏避難。9月3日早晨,印度教徒從殺害中央車站的穆斯林苦力開始,接著大規模洗劫穆斯林的商店,打死商店老板。新德裏的暴亂將對整個印度半島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由於警察多半開小差,僅有的部隊人心渙散,公共秩序嚴重癱瘓,新總理尼赫魯甚至不得不親自揮舞棍棒,驅散暴亂分子。
新政府對於局勢幾乎一籌莫展。這些人執政前大部分時間都在英國人的監獄中度過,而且一一直從事不合作鬥爭,從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和治理這個國家。現在英國人丟下一個爛攤子讓他們收拾,他們哪裏應付得過來。9月6日,總理尼赫魯和內政部長帕迭爾急電招回當時正在西姆拉休假的蒙巴頓,由他出麵組織應急委員會。
9月9日,甘地前往旁遮普時路過新德裏。一下火車,帕迭爾便一臉沮喪地告}斥他德裏的情形,甘地於是決定留下來。由於原先甘地住過的“賤民”區已擠滿難民,他隻好住到了國大黨的支持者、甘地的忠實擁護者比爾拉的寓所。甘地當即發表聲明,一定要盡力使德裏的空氣恢複平靜。
9月10日,甘地來的第一天就作了40公裏旅行,視察了許多難民區。當天的祈禱會中,他發表了一篇動人心弦的演講(全文向全國轉播),追述了他初到新德裏的印象。他感到這裏就像一座死城,沒有歡笑,沒有希望,隻有恐怖、混亂與仇恨。他感到不理解,在獨立自由的印度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現象,不理解人們為什麼要被趕出家園,在自己的國家內還會出現難民問題。他認為“政府應負責,人民也有責任”。甘地每天都去視察難民營,試圖打動那些因仇恨而咬牙切齒、麵容扭曲的人們,然而收效甚微,一次,在一座難民營出口處,一位男子把他小孩的屍體扔到甘地懷裏,再有一次,甘地在無人護衛的情況下進入難民營,一群被仇恨激怒的人圍住他的汽車狂喊亂叫。一天晚上,當甘地一如既往地在祈禱會上把《雅歌》、《可蘭經》、《新約》、《舊約》與《薄伽梵歌》一起頌讀時,人群中有人大叫:“以你讚美真主的名義,我們的妻子和姐妹遭到強奸,我們的兄弟被屠殺!”“打死甘地!”甘地不得不停止祈禱。盡管如此,甘地並不灰心,他每天照例去亂區視察,安撫民心,排憂解難,並照例每天舉行晚禱,發表他的觀點與見解,抨擊人們的失去理智,譴責政府的辦事不力,建議人們該如何遵紀守法,勿施暴力;同時,他還得應付外界的各種問題與來訪者,並替《哈裏真報》撰稿。
1947年10月2日,甘地78歲誕辰。數千封來自世界各國和獨立印度的電報和信件向他表示祝賀。各界領導人、難民、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相繼來到比爾拉官邸,向他敬獻水果、糖果和鮮花。尼赫魯總理及其他各部部長、新聞記者、外國使節和蒙巴頓夫婦親臨甘地臥室向他表示祝賀。然而甘地的狀況令來訪者無比震驚,他一反慣常的生動表情與狡黠神色,一臉的憂鬱與沉悶。他決定以祈禱、齋戒與手搖紡車來過生日。在這天的晚禱上,他語氣低沉:“你們要祈禱神靈,以結束目前的敵對狀態;或者為我早日離開人間禱告上蒼,我不想在烈日紛爭的印度過生日。”
11月末的一天晚上,新德裏東北90公裏的小城帕尼帕特又發生錫克教徒屠殺穆斯林事件,甘地隻身驅車前往那裏。平息動亂。在市政當局臨時搭起的一座小平台上,甘地對潮水般湧來的群眾進行演講,並與各種各樣的反對意見爭論。他不厭其煩、深入淺出地講述信仰自由、宗教平等的理論,用整個心靈設身處地地安撫受苦受難的難民,懇請他們摒棄暴力和仇恨,發揚理智和寬容。他的邏輯那樣不可辯駁,他的言辭那樣懇切真誠,他的意誌那樣堅韌不拔,人們的狂怒與傷痛漸漸平息。僅僅幾小時後,帕尼帕特的居民傾城而出,擁戴他們的聖人離去。
1947年歲末的日子,甘地始終沉浸在莫大的悲傷之中,印度的分治給他的心靈以致命的創傷,終生宣揚非暴力卻無法改變印度內亂四起的現狀,舊日印度的一切落後的東西並未在新生的印度中消逝,這一係列現實令甘地無限感傷;而現在他又發現那些追隨他革命的同誌登上政權寶座後絲毫無意執行他的理想。他與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甘地指責印度政府日益腐敗.譴責備部部長舉行盛大豪華的酒宴而不顧數百萬難民的餓死,指責印度的新生知識分子打算使國家工業化,而不關心農民利益,他建議這些知識分子應到農村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以了解農民的真實需要。
由於他的尖銳言論,令新政府領導大為不悅,他們漸漸不願再征詢甘地的意見。
除了這些煩惱外,當時困擾甘地的還有兩大問題,一是首都新德裏的局勢。政府借助於武力而不是甘地所倡導的人民心靈的力量暫時維持平靜,但是各種隱患大量存在,一些入骨子裏暗藏殺機,暴亂隨時可能再度發生。二是政府對巴基斯坦的態度。國大黨拒不償還分給巴基斯坦的55000萬盧比的款項,想從經濟上扼殺它;甘地認為這是一件極不體麵的事,有損印度的精神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