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天降奇兵(1 / 2)

落九天帶兵支援靖城的消息一傳出去,皇城內亂、落王爺謀反的流言不攻而破,讓很多人安了心,又讓很多人提心吊膽起來。

西蜀大軍的營帳內,司馬大將軍滿臉抑鬱的坐在上座,下麵十來個將領同樣臉色不好,卻沒有人出聲。

在敵寡我眾的情況下,在休整了多日士兵們體力充足的情況下,竟然沒有將不大的靖城攻打下來,現在落王爺一出,盡管帶來人數不多,但是他那常勝的威名,令人聞風喪膽。

司馬大將軍暗自懊惱自己決策失誤,如果剛到邊境就一鼓作氣,或許現在早已經拿下靖城,甚至連連城也攻下了。

臨行前皇上給自己的一顆定心丸,讓自己定心;皇後給自己一份囑托,必定打到東梁京城。這才多久,便推翻了之前的一切。決策失誤也不能搬上台麵,動搖軍心了。不行,一定要在落王爺到來之前,攻下靖城。

司馬大將軍調兵遣將,分配任務,仗著我軍人多,便分成三分攻打三個城門,除了最遠的東門放棄外,自己帶著五萬軍馬攻打西門,攻打其他兩門的主將各帶兩萬人馬配合著自己的行動。

城裏最多三四萬人,這樣虛虛實實,各對一萬人,一定能有一方率先攻破,之後便裏應外合,拿下靖城。而為了速戰速決,更是無恥的將行動定在夜裏,來個偷襲,給城裏的人來個四麵楚歌。

下麵的將領各自領命之後,便出了中軍帳,雖然各自心裏議論,不滿司馬大將軍最初的決策,以及第一次攻打不下來沒有持續堅持,而是半路撤下來,而這一次還如此倉促的攻打。

另一麵,李總兵派遣的暗探得知對方夜裏要攻城,雖然不知具體方案,但是想著這樣無恥的偷襲,應該不僅僅是要打自己個措手不及,於是立刻派心腹秘密找來還在山上操練新兵的兩個孫子。

李峰、李靖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本來還一盤散沙的農民兵們已經成了初具規模的隊伍。李總兵聽了兩人的報告很是滿意,雖然還不能夠成為一支騎兵,卻也能成為一支不錯的助力。

李總兵如此這般的排兵布陣一次,並且叮囑二人,一定要保證自身安全,即使戰敗,也不能失去生命。

李峰和李靖聽到夜裏要打仗,自己這支隊伍也可以衝鋒陷陣了,立刻兩眼亮晶晶,看的李總兵不得不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這兩個孫子是自己最得意的也是唯一的李家繼承人,即將到來的一戰,一定異常慘烈,眼看著救兵將到,敵方一定會全力一攻,自己也是不得已才派出他們。這城池能否保住不好說,然而這兩個孫子,自己是一定要保住的,即使戰敗,即使自己為國捐軀了,自己也無憾無怨!

他們年輕氣盛,如同年輕時的自己,對打仗無畏無懼,甚至對生命也不那麼珍惜,但是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在乎的太多了,所以不能對他們年輕的生命無視。

半夜時分,月黑風高,一隊又一隊的步兵整齊的奔向南城門和北城門,不想還沒等攻城,城門上燃起了火把,影影綽綽,好似千軍萬馬一樣。城門外戰鼓遽然響起,西蜀軍整齊的方陣被衝亂。不知道到底是誰對誰突襲,總之出其不意,南門、北門處的兩萬人馬一陣混亂。

西城門處,司馬大將軍沒想到南北兩邊行動如此之快,自己的隊伍剛準備好,那兩邊便開戰了。司馬大將軍振臂一揮,前鋒便帶著士兵們扛著雲梯衝上了西城門。

同樣,剛衝出來,城門上便火光衝天,將城上城下照的通亮。李總兵一身鎧甲,臉上全是冷凝,洪亮的聲音一點不像花甲之人,高喊道:“司馬大將軍,老夫等候多時了。”

司馬大將軍一驚,沒想到計劃泄露,一時有些慌亂。不過立刻想到,就是泄露又能如何,城裏不過三萬多人,分成三個城門,一萬人,自己五萬人,不費吹灰之力都能攻進去了。何況這一次,自己這方就算是堆人牆,也要上去,給皇上送上一次喜報。於是得意的回道:“李將軍,本將敬你多年征戰,現在靖城三方被圍。我勸你速速投降,或者從最後一個城門逃出去吧,還有一條生路。”

李總兵冷笑,說道:“不勞煩司馬大將軍為老夫操心,這一戰,你必敗無疑。”

司馬大將軍聽到李總兵如此說,對士兵高呼道:“全軍將士聽令,全力攻城,他們也就一萬人,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