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回:智慧抓捕(1 / 3)

由山東德慶縣公安局局長胡春率領、包括塢鎮代鎮長啞巴劉在內的抓捕麻子夏七人專案組,連同帶路的王高,一路風塵,幾經折轉,終於來到位居關東深山老林邊緣的——王高跟姑父的租住處。

到後,胡春等人又向王高的姑父詳細了解了麻子夏的最新活動情況。

於是,胡春等專案組成員得知,這些天,王高的姑父特別在麻子夏上下班往返乘坐的小火車上盯梢,從形跡看,麻子夏出入正常,很有規律,每天早晚,都準時乘坐那列小火車。

王高的姑父提供說:“在車上,麻子夏怕人看出破綻,知道他沒了耳朵、認出來,就在他左右腮幫上,還一直捂著那兩個耳絨子。”

聽過線索,同來的時任山東德慶縣公安局副局長、專案組成員吳天龍,就向胡春建議道:“胡局長,依我看,照我看呀,盡管他麻子夏喬裝改扮,但卻特征明顯。況且,咱都熟悉他,在小火車上,一眼就能認出他來。”吳天龍說:“所以,我覺得,咱在小火車車廂裏下手就行,他就一人,咱人多,跑不了他!”

說來,由於從抗日打鬼子起,吳天龍等人,就一直跟著啞巴劉一起幹,盡管啞巴劉比他們年齡小,但卻他們都對啞巴劉很尊重。於是,吳天龍給胡春提建議時,知道啞巴劉聽不見他說話,就特意用手勢給啞巴劉做表述。

要說,跟啞巴劉拿手勢交流無障礙的,得頂屬啞巴劉的未婚妻劉閔鈺。另外,就是早先曾跟舅舅玩過戲法兒的王小四。可眼下,他們都不在場。不過,由於大夥兒接觸、交互多年,其實,到目下,吳天龍等人,也多都能用“啞語”——眼神、手勢、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跟啞巴劉順利交流。

然而,卻當啞巴劉看過吳天龍手勢、明白用意,就第一個打手勢提出反對。

啞巴劉打手勢道:“正因為麻子夏跟咱們專案組成員中幾人熟悉,所以,他一見風吹草動,就必然會倉皇逃命!”啞巴劉打手勢說:“狗急跳牆啊——小火車車廂裏,人又多,弄不好,麻子夏就不顧一切,傷害無辜啊!”

這時,專案組成員張武江就站一旁,他看過啞巴劉手勢,理解了意思,就點頭讚同道:“我同意威震的看法兒。”張武江說:“麻子夏一向心狠手辣,他見咱在車廂裏動手抓他,準能不顧一切——啥事兒都做得出來呀!”

胡春卻沒急於發表見解,直到感到大夥兒討論得差不多了,才綜合眾人意見,表態道:“對,就是,就是啊。咱得多預想,把問題想得越多越好,對咱破案越有利。”

胡春說:“剛才,王高的姑父說了,我也想過,他麻子夏——下了小火車,就朝家走。”胡春說:“我想,小火車站離麻子夏住的靠山屯,還有一段路,咱是不是可以選準機會,在路上行動、抓捕他呢?!”

胡春說:“另外,咱得提防麻子夏隨身攜帶凶器,得提早有所防備,給他下了。絕不能叫他有反縛之力、之能啊!”

胡春的這個想法兒一出,大家聽後想過,都覺著有道理、可行。

於是,就見吳天龍搶先提供線索說:“麻子夏手裏,還能有一把德式短槍。”吳天龍說:“那把德式短槍,本是當年,劉富庶老先生贈送給我的,後來,大財主劉富貴勸我把短槍送給他了。”

吳天龍說:“雖然,過去很多年了,麻子夏由土匪改當漢奸,後來,又逃到這東北深山老林,可我想,不出意外,那把德式短槍,麻子夏還一直留著。”

吳天龍說:“不過,現在還不清楚,麻子夏把短槍隨身帶著,還是另藏別處。”

“天龍提供的線索很重要啊。”胡春說:“咱不管他麻子夏把短槍帶不帶在身上,可咱都得警惕、謹慎,得有所防備呀!”又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即使麻子夏平時上下班不隨身帶著短槍,最起碼,他能隨身帶著凶器,他肯定帶著防身的凶器!”

這時,王高姑父聽了胡春分析,就接話道:“是啊,我就常看見,麻子夏上下班,肩上老背著一個大粗布袋子,看上去,裏頭掖得鼓鼓囊囊,像伐木用的鋦子、斧子、砍刀那樣的家夥!”

“對了,這就對了呀。”胡春說:“所以,咱的抓捕方案,越細致、越縝密越好,不能有半點兒疏漏,不能出啥差錯兒啊!”

胡春接著說:“我仔細想過了,咱在路上行動,好處很多——既可避免在小火車車廂內行動禍及無辜,也可防止在林場行動——由於地土寬漫、森林茂密,使嫌犯容易逃脫。另外,還可消除那——進屯兒入戶抓捕,給屯兒裏百姓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