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的日本陸軍裝備,特別是關東軍,無論武器數量和質量,真都不及東北軍。
如東北軍能依托東北現有的資源、物資和地理優勢,在東三省抵抗個一年半載,倭日鬼子打到後期,最多便咽菜吃糠,得到一個雞肋般的東北而已。
東三省全麵抗日,再而掀起全民抗戰。關內給予大力的支持,西海灣也將轉變策略,加大海空軍的投入與經營,與歐美的‘資本聯動’,東瀛列島必將淪為世界的旅遊特區。
可假設是假的,曆史就是曆史,小張還就不抵抗。
不說那傷心事!此際傷心的卻是15旅團日軍。
從第一顆迫擊炮彈落下起,處於行進狀態的15旅團,散開麵亦如16聯隊一般。前後六七百米,進深百十米,不計被炮火幹掉的鬼子,來不及挖掘戰壕的日軍,大多分布在各個彈坑中,兵力相對分散。
加上不間斷的炮擊,日軍無法組織規模性的阻擊阻攔,大多係軍官和軍曹自發地抵抗著。
完成預防式防禦工事挖掘的德裔警衛營和CF特戰隊,開始蠶食無太大戰鬥力的15旅團,從倒三角的進攻,到往兩側迂回包抄,戰場逐步形成圍三撅一的局麵。
準特種兵們始終與日軍保持在450米左右的距離,直到中遠距離肅清當麵的日軍,方才穩步推進。
而進攻中的每一個中隊均派出一個前擊小隊,他們全部使用安裝著消聲器的槍支,不輕易開火,匍匐穿插、悄悄地接敵,隻在大部隊推進時,幹掉近距離躲藏的日軍,為進攻部隊解除威脅而鋪平道路。
武有貴和廖通明很是輕鬆,他們絲毫不著急,反正離天亮還早,阻擋遼陽一線的日軍增援沈陽、並伺機消滅16聯隊與15旅團是他們的任務。
現在是淩晨3點,待打到天亮,便是撤離的時刻。
到那時,無論眼前的15旅團還能剩下多少兵力都可忽略不計了。而隻要15旅剩餘的兵力不跑,以當前的兵力和戰鬥比,天亮前的15旅遂將如16聯隊一樣覆滅。
如果15旅團逃跑,它的結局將是覆滅得更快,沒了炮彈坑的掩護,鬼子怎麼的跑,也快不過‘希特勒電鋸’的子彈。
旅團長鈴木大佐再次將頭縮回坑中,他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著身邊幾名趴著聚集過來、進入彈坑的參謀和兩名大隊長等的軍官,正努力地將多顆頭顱逗在一起,召開著‘炮彈坑’會議,鈴木說道:
“參謀部的那一幫混蛋,說什麼東北軍不會抵抗!什麼東北軍不堪一戰。可戰鬥打成什麼樣,我們是戰還是退,司令部怎麼還沒聯係上。”
“大佐閣下,通訊官肯定電台沒出問題,可就是收發不出任何的消息,這很不對勁。”一大隊長說到。
“旅團長,我感覺對麵的不像是東北軍,他們的作戰方式很特別,戰術就像是專門針對我軍一樣。他們的武器絕對不是東北軍所配置的,皇軍士兵的武器打不著他們,他們卻能將我軍勇敢的士兵拔像釘子般一顆顆地去除。如此下去,恐怕我軍難以堅持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