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校長回歸(2 / 2)

所以他吩咐王素娟給予馬軍武一筆資金。在黃紹竑返回八桂前來告別時,暢鵬苦笑著,說道:

“季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老馬是你的了!”

黃紹竑有所感觸,卻也欣慰地說道:

“我不知道老馬和你之間發生了什麼,他是桂林人,回到八桂也是自然的。我這次到西海灣,完全沒有來撬牆角的意思。恰逢其會,我遂要說‘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知道嗎?文蟾卻不願跟他走。”

馬軍武要走,與他相依為命的文蟾要留下,暢鵬詫異片刻便即明白過來:

“曆史上的文蟾早已經死了,馬軍武在西海灣‘真空’了一陣,這不還是要去幹回他的教育家。”

文蟾自然得留下來,這才是順應曆史。或許馬軍武會因文蟾的留下而難過,但逝去和分別是兩種概念!

兩人的分合不會改變曆史,暢鵬為西海灣留下了一名優秀的文工團團長而高興。但曆史的巨大壓力,讓他更加得小心應對。

這不僅僅是幹某一件事成與敗的問題,文蟾的仍然存在和自己的穿越必然有某種聯係,或許自己‘不作為’,便是自己依然留存在民國的依據,視乎更明白了些什麼的暢鵬,不再敢於如穿越初期般的‘任意妄為’!

不過,有些事還是要做的,哪怕是曆史的必然把自己攪爛也要去做,那就是東北!

北伐即將展開,從為北伐積極準備,到今天借題發揮,張作霖和他所把持的北方,對自己打開了大門,求之不得啊!這便是表麵上善待北方使者的原因。

老馬啊,你真的過於耿直了,一點心思都沒有,如何做一名政人?

這應該是曆史的縫隙留給自己的作為空間,去東北‘整’一下。或許也會和西海灣一樣,能有點事幹一幹。至於怎麼幹,得走一步、看一步!

西海灣軍隊分散參與到‘北伐輪訓’中,張作霖與吳佩孚要抓到自己的把柄並不難,可他們這些慣於投機的軍閥,哪是明曉結局的暢鵬的對手!

掛狗頭賣羊肉的手段誰都懂,特區軍隊換上桂軍的軍裝也還是鵬軍,可為什麼張作霖和吳佩孚仍然‘上當’,原因便在暢鵬對邱東輝說的那句:“一旦玉帥抵抗住南方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仗還沒有打,誰都不知道結果,張作霖和吳佩孚的投機心理,他們感覺西海灣也是牆頭草、迎風倒,擋住北伐軍他們便有與西海灣合作的機會,梟雄必須具有拿得起放得下氣魄!

擁有戰略眼光的吳佩孚,當然看到特區軍隊能把滇黔兩軍打得不敢啃聲、具有左右時局的實力,他們也想賭一把。

而如果北伐軍勝利了呢?北方的地盤都沒有了,西海灣來去與否與他們何幹!最為重要的是吳佩孚認為,沒有任何一個軍閥會沒有地盤意識和擴張的心態。他認定他眼裏的西海灣在等待機會吧!

說是說,必須精心策劃一番。除辛報國外,獲準觀看《潛伏》覃連雄、韋茂財、蘇小明、武有貴、廖通明、徐德良被暢鵬叫來城堡。

三天時間的好一番密謀之後,由西海灣軍事調研委員會、西海灣安全處、西海灣軍情局及TLS組織的相關人員和人事網絡開始建立;

在覃連雄主導、韋茂財主管下的一個個機構,開始往北方派遣和設立;

紅燕女子訓練中心、盤龍男子訓練中心,在徐德良的調整下,相當一部分人員調整了培訓的內容;

《黃雀》“西海培訓基地”也相對的增加了一些從東北招來的人員和課程。

接任馬軍武,擔任西海灣特區理事長兼煌城市長的周興國,經與吳佩孚、張作霖方麵聯係後,他們答應了西海灣特區提出的條件:

“北方地區和東北三省對西海灣特區全麵開放,任由西海灣設立非軍事用途的經濟機構,特區派駐的人員,均享受免檢及等同外事領事級的豁免權。”

同時,張作霖很無奈地為前北方政府買單,將西海灣原前往北方100萬大洋的招人費用給予報銷。

西海灣美名其曰發展國民工業、為國家的統一打下基礎,你東北的工業基礎發展走在民國的前列,我特區的作為均屬於發展民族工業,作為‘一國政府’怎能不給於支持!

其實,西海灣再多要十倍,張作霖都會給。隻是暢鵬不想太過分,否則在張作霖與北伐軍的戰爭失敗後,惱羞成怒地取消或限製西海灣特區在東三省的‘特權’,便無意義了。

1926年6月28日,張作霖、吳佩孚成為北平的新主人。而這之前的5月12日,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八旅抵達衡陽,北伐戰爭在衡山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