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見過飛機的盤向偉不太明白修建如此眾多的機場有何作用,暢鵬隻得不耐其煩地對他進行開導的解釋。
從華石鎮老虎山的機場選址地一直說著回到特首官邸,從飛機的發展曆史到民用、軍用飛機的運輸及作戰作用等等。
再到暢鵬拿起紙筆畫出簡易的機場布局圖,並對機場的功能與修建方法等一一對盤向偉說明著。
直到第二天,盤向偉再次搬來了下屬的西海灣建設處領導班子,在特首指導下成立了西海灣機場建設指揮部。
於是,西海灣各級機場選址與建設全麵鋪開,煌城欽州北海三地各級機場幾乎同時開展施工。
正當特區熱火朝天地建設機場時,飛機製造廠傳來消息,美方主持生產的P-38閃電雙發戰鬥截擊機和空中堡壘B-29重型轟炸機各已造出兩架樣機,擇日試飛。
暢鵬即前往觀看試飛,由美方組成的飛行機組順利的完成了新飛機的試飛和飛行測試,而隻跟飛機廠裏的美利堅飛行員學習過老式雙翼飛機駕駛的22名西海灣飛行員連邊都挨不上。
他心裏說到:
“飛機有了,咱們自己的飛行學校也該建起來了。”
飛機和飛機發動機製造,對西海灣的華夏人來說,更是一個無法想象的空白。
美利堅人按照西海灣提供不多的圖紙和大多隻是標注在紙上的數據,根據他們自己掌握的發動機基礎,硬是在1年內分別製造出兩個機型的發動機。
在發動機的材料上,暢鵬保留了新型合成金屬的技術,所以這兩種發動機的使用時間和重量比都降低了不少,但對美利堅人來說,西海灣提供的資料真能製造成產品。
他們知道華夏的基礎工業太差,隻是美方怎麼也沒想到,西海灣純粹紙上談兵,完全製造不出這種跨時期的發動機和飛機。
可如今美利堅人不但幫自己製造出來,還手把手得教會華夏人製造。
當西海灣人在某一個時段,飛機製造和飛機性能超越美利堅的時候,美利堅人如知道真相,不一頭撞死才怪!
飛機製造過程較長,因為飛機要飛起來,一個數據都不能錯,否則不但研發失敗還要死人。
但坦克製造的相對快速,最難的是大馬力柴油發動機和液壓係統,其他的便是死鐵一塊,本時期坦克所配置的非高端武器安裝更簡單,焊上去就行了。
美利堅與德國一戰後看到了坦克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正著力於高性能坦克的研究。
西海灣一樣給他們提供了大功率柴油發動機的圖紙和數據,液壓係統則更科學更簡潔。
所以德國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和美利堅M4中型謝爾曼、潘興重型坦克,很快就製造出來,但兩國都嚴格保密著。
當初建廠選址時,幾方就很注重保密工作,提供土地的西海灣方更是本著己方的需要,飛機與坦克等廠址都避開人員密集之處,多為一些大山溝,四周一圍,大門遠離廠區,插上一塊“軍事重地、嚴禁入內”,崗哨一設。
每處由一個連駐守。人員和物質進出,都封得嚴嚴實實的,誰也不知道裏麵是幹啥的。
飛機製造廠當然要建一條試飛的跑道,美利堅人運來幾架雙翼飛機,不時飛兩趟。
中方一見,自然提出要求,從部隊裏挑些有文化、體質好的學習駕駛,新飛機還沒製造出來,自己的飛行員已經能夠放單飛了。
保密也好、措施嚴密也好,西海灣科技部門和軍方大力配合,反正不管誰製造什麼飛機、坦克,產出多少咱們就分一半。
大家都不賣,付給你的生產成本價格也不太高。
美利堅德意誌也想啊!擁有了技術和圖紙,需要時回國批量生產就行了。這種殺人利器當然不能給你西海灣製造太多。
如此,兩國的飛機、坦克製造便開始磨洋工。
得到特首指示的西海灣軍工方更不急,咱就派人來學習製造,慢慢練手培養技師,你們就是離開我們也巴不得,老板說我們有更先進的飛機、坦克在等著我們學會之後製造。
坦克、飛機如此,那德意誌的海狼-VIIC型潛艇、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MP38式衝鋒槍;美利堅的岸基雷達、艦載雷達、M11加蘭德步槍、M1A11卡賓槍、M11A2湯姆遜衝鋒槍、無線電通訊和無線通話機等中德中美合作的所有產品,均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