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圖紙置換(1 / 2)

產品製造出來後,美德兩國逐步招回專家和技術人員,著手在他們國內建立製造廠,儲備技術及生產能力。

而西海灣方一麵著手模仿,將一批批相對成熟的技術力量調回位於下龍潭的各研究所,一麵再不斷地將技術人員和工人送到美德的工廠內,直接把工廠當成了學校。

任由你們美德的人當老師,你還不敢不用心較,否則仍繼續的合作研發機構便麵臨資料缺少的困擾。

合作合同期滿,西海灣特區會以白菜的價格,從美德手中收購他們留下來的各式設備。

如此馬上就有了自己的製造廠,欠缺的隻是生產線,無法批量生產,但這些產品隻是西海灣的試驗品。

西海灣真正使用和裝備的不是它們。暢鵬心裏自有定數,有了機床母機和機床廠,生產線還不容易?

何況民國什麼都少,就是人多。

P-38“閃電”雙發戰鬥截擊機

發動機:雙發,V-1710-111/173水冷發動機,1475馬力

航程:作戰:1,770千米/運輸:3,640千米

巡航速度:483公裏/小時

最大速度:667公裏/小時

升限:13,400米

總重:5,820公斤

最大載重:17,600磅7,940公斤

長度:11.6米

翼展:15.9米

機高:3米

機載武器:20mm機關炮1門,12.7mm高射機槍4挺

機組人員:2人

B-17重型轟炸機

成員:10人(5名機槍手)

武器:13X12.7mm高射機槍

載彈量:8噸

長:22.66m

高:5.82m

翼展:31.65m

全重:25噸

發動機:4X1200馬力

航程:2979公裏

巡航速度:273公裏/小時

最大速度:483公裏/小時

縱觀曆史,一戰後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國際金融中心由英格蘭倫敦轉移到了美利堅紐約。

“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

一戰是人類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給美利堅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

戰爭初期,美利堅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

戰爭結束時,美利堅已從戰前一個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

到1924年,美利堅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製了國際金融市場,這就大大加強了美利堅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

一戰初期,美利堅忙於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1917年4月參戰後又忙於戰爭,所以無暇顧及陳舊生產設備的更新,生產技術比較落後。

戰爭結束後,美利堅靠在戰爭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並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出現了一個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以及采用新技術的熱潮。

美利堅壟斷資產階級還以加強工業部門的科學研究工作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所以,美利堅從一戰起到二戰初期,它的軍力並不強大。

直到二戰開始時,美利堅的軍事裝備、武器和軍用飛機性能都相對落後,但由於有強大的工業和技術基礎,後期才大量出現世界一流的戰術戰略武器和最先進的作戰飛機。

改變世界格局取代英法成為老大,暢鵬吃透了美利堅人的心思,拿出這個時期最先進的軍事技術資料來交換,即省錢又省力,老美能不頗命來搞。

暢鵬一麵觀看者眼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心裏一麵說:

“傻逼,老子提供的技術參數還是你們出版的,不對才有鬼了,還搞什麼風洞試驗來驗證,浪費時間。戰鬥機和轟炸機我要裝備的是P-51野馬戰鬥機及空中堡壘B-29重型轟炸機,等老子把你們生產的P-38和B-17摸透了,再把升級版技術賣給你們。小鬼子,野馬及空中堡壘足夠和你們玩的了!”

而美利堅技術人員嚴謹的作風和全麵性的研發與製造技術,讓隻有資料而沒有實踐機會的華夏人受益頗多。

從建廠、設備安裝到模型測試,算是上了一趟完整的飛機製造課程,熟悉了飛機製造的流程,似乎為西海灣飛行工業提供了裏程碑似的基礎。

“《北京南苑航空學校》,該校教育長蔣逵組織中央臨時航空隊,任命蔣逵為中央臨時航空隊隊長,徐國一、米嘉禾、謝鳴皋等任飛行員,駕駛大、小“維梅”式轟炸機4架,英國購買的小型“維梅”式轟炸機,以南京小營演武廳為機場。江蘇航空隊的人員、飛機、器材和油料均由直係航空大本營——保定航空司令部直接調配,江蘇航空隊實際是直係保定航空司令部派駐南京的一個支隊。由於尉遲良、顧榮昌均曾受過大型“維梅”式轟炸機的訓練,因此江蘇航空隊共有5人會開飛機,但飛機卻隻有3架,顯然不夠用。於是向蘇齊報告,請求保定航空司令部調撥大型“維梅”式轟炸機。於1922年從法國購買6架“布錘”式戰鬥轟炸機,並在杭州筧橋組建浙江航空教練所,委任著名飛行員朱斌侯為所長,招收學員進行飛行訓練。第二年,又在上海龍華開辟機場並建立3座機庫。1924年2月,正式成立浙江航空隊,由朱斌侯任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