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透露出去,即使是告訴自己的老婆或親人,一經查實,家人隔離,透露者上軍事法庭。
豹式坦克、虎式坦克、M4謝爾曼中型坦克、潘興重型坦克;7.92毫米通用機槍、MP38式衝鋒槍、M11加蘭德步槍、M1A11卡賓槍、M11A2湯姆遜衝鋒槍;岸基雷達、車載雷達;越野車、轎車、重型卡車;無線電設備和無線通話機等,這些美德兩國製造出來的新裝備,都必須讓自己的部隊學會操作和使用。
不但要熟悉它們,各支部隊一旦裝備還必須用它們來作戰。
何況,西海灣軍工正在為部隊製造更高級、更精良的武器裝備。
基於美德兩國的別有用心,交給西海灣軍方的武器數量並不多,豹式坦克、虎式坦克、M4中型謝爾曼、潘興重型坦克每個型號6輛;岸基雷達、車載雷達各兩台;無線通話機100套;各式槍支每樣500-1000支;
唯一便利的是車輛由於正批量生產出口,各型號軍方都管夠。
最先接受這些裝備訓練的當然是特種部隊、快速反應部隊(山地師)和司令部直屬警衛團。
山地師和警衛團按編製分批進行訓練和練習武器使用,特種部隊需要完成所有科目的訓練,無論官兵必須人人過關,而後才是各支部隊的精選人員。
當守備軍各選派的精幹部隊分批進入訓練時,人員不少的特種部隊成員,仍有未達標者在接受訓練。
守備軍士兵們不知道有特種部隊這個稱謂和番號,但知道他們很厲害,更是妒忌他們得到司令部的特別關注,一場沒有硝煙的暗戰開始了。
訓練中暗中比試、找茬、單挑群毆不斷,但軍中流傳著司令官“不好鬥就不是好兵”的說法,軍官和憲兵們不太多介入。隻要不死人、不重傷、不損壞物品就放任自流,何況軍官們之間中也在鬥。
軍人們比較自覺,除了失手的,不會有人下死手,輸贏一決便停手。
從此,隻要是西海灣軍所在的地方,訓練期間內部比試是肯定的。軍醫院每天都有內傷、外傷者入院,數量比生病的多,多少造成非戰鬥減員,但主官們稱這叫保持軍人的血性。
而他們對外便抱成一團、再不分彼此,否則將麵臨退伍或淘汰這唯一的一條路。
三輛越野車組成的車隊,從主公路轉入岔路口不遠,即被一個哨卡攔住,一個憲兵班的士兵守著這裏,木製欄杆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由沙包堆砌的工事,兩挺機槍對著外來者。
車隊第一輛車後排的一名少校站起身子,對一名上前敬禮後、伸手要求出示證件的憲兵中士說道:
“長官前來視察,給老子馬上把你們的槍口移開。”
中士眼中更多的是觀望著車隊中軍人的裝備與穿戴,不理會少校有些惱怒的口氣,說道:
“請出示你們的派遣單或出入證,否則就不是移開槍口的問題了。”
“老子沒有什麼出入證、派遣單,再不。。。”
第一輛車副駕駛座上的一個沒有佩戴任何軍銜的軍人,揮手阻止少校,下車來到中士麵前問道:
“你不認識我嗎?你是哪個部隊的?”
中士猶豫了一下,往後退了兩步、以保持安全距離,說道:
“我知道你是長官,但我的教官告訴我,隻要沒肯定別人的身份,他都有可能是敵人,所以我不能回答你的問題。對不起,長官,請出示你們的證件。”
“你的教官一定是德意誌人,士官學校畢業的吧!我要大大的獎勵那些德意誌人。哦,他們也是西海灣人,應該叫做德裔華夏人。嗬嗬,你也是好樣的。阿忠,出示你的證件。”
‘西海灣武裝部隊司令部特勤大隊少校’,那名叫阿忠的少校出示證件後,從中士手中、接過交回的證件,中士卻沒立刻動作。
阿忠斜了他一眼,轉頭對警戒著的士兵們說道:
“還不把槍口移開,想死嗎!”
中士聞聲立即說了聲,“撤防警備”,卻對阿忠說道:
“我已知道你的身份,不代表其他人的身份都符合,你們還必須出示派遣證或出入證,才能通過這裏。”
沒佩戴軍銜的軍人聞言一樂,幹脆掏出包煙,抽出1支遞給中士,見中士拒絕,便自行點燃香煙。
邊抽著、邊走到工事邊,坐在沙包上。好像在看戲、一副不關自己事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