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灣經濟特區的“高科技研究所”的技術提供及聯合研究條件為:
德意誌方:
1、以成本價出售年產300台的履帶式拖拉機、推土機廠;年產1000部望遠鏡的光鏡儀器廠;1898式毛瑟步槍、毛瑟駁殼槍、木柄手榴彈、火藥炸藥及步槍手槍子彈的生產線各一套;5萬支1898式毛瑟步槍及1000萬發子彈;
2、援建1500噸水壓機2台、3000噸水壓機1台;援建能容納2000人的士官學校,派遣教官為期10年。德意誌的大學、海陸空學校對西海灣特區開放。
3、配置以及上述設備、工廠、生產線、學校等所需的技術人員、技工、教官、翻譯等,直到完成中方人員的培訓、上崗和管理,薪金按德意誌的兩倍由中方支付。
美利堅方:
1、提供5000萬米金十年期無息貸款給西海灣特區政府;
2、以成本價出售機床廠1間,機床母機生產設備一套;5套年產20萬噸以上的選礦設備;10套年產10萬噸以上的開礦設備;年產20萬噸的煉鋼廠一座及配套設施;
3、援建萬噸級自由鍛造水壓機1台;援建能容納5000人的西海灣技工學校和能容納3000人的西海灣科技大學各1所,派遣教師為期10年;美利堅的大學、海陸空學校對西海灣特區開放。
4、配置以及上述設備、工廠、技校、大學等所需的技術人員、技工、翻譯等,直到完成中方培訓、上崗和管理,薪金按美利堅的兩倍由中方支付。
西海灣特區指派“高科技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按兩國配合的進度,分期分批移交技術資料和圖紙。各產品研發時,華方有權參與及監督,可派員學習、培訓和實習。
如兩國在西海灣組織製造,西海灣提供產品優化和升級技術並占股20%,每年產量的10%可按成本價購買。兩國所援建項目的投入,在今後的產值中逐年扣除。
所謂“高科技研究所”不過是暢鵬的電腦、電視機和存儲器。
由於穿越帶來的打印機打印量有限,而各類圖紙將是以噸為單位的,隻能用現時的照相設備拍攝大屏幕液晶電視機顯示屏中的圖文資料,衝洗放大後,由同行業的知識分子,一式兩份地抄錄下來,一份存檔、一份使用。
從早期開始,暢鵬從籠絡王家堂叔開始,即是知曉人才的重要性。
在身處鄒圩時,對召集人才的動作均未放鬆。往來通訊的電報裏,得知多名極為需要的各類工程師已經到達西海灣,從發現海量存儲器那一刻起,心思早已飛會來。
這次一回到煌城,便將王素娟組織人員招募來的技術人員分成兩組,一組進行抄寫及製圖等轉化為紙質資料的工作;一組則展開相對應的資料研究。
暢鵬一麵動手挑選和編輯資料,一麵不定期安排時間與工程師們交流溝通。
交流過程中,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不明白之處太多了,關於各產品的設計、製造原理等等的,他大多回答不了,隻能給他們進行適當的描述和講解,這也令工程師們受益匪淺。
雖說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及圖文資料不足以製造研發,但用來對付德美兩國的專家、工程師還是勉強可以的,共同研發嘛!
德美兩國具有良好製造理論與完善的工業基礎,所提供的資料至少已能展開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