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即能成為一名將軍,無能是誰給封的、還是自封的。
看著按在銀礦營地自己摸索出來的訓練模式和不斷完善的訓練大綱,新兵們已逐漸體現出紀律嚴明和嚴謹軍風,暢鵬眼前浮現出帶領著優秀士兵們衝鋒陷陣的感覺是那麼的良好,穿越讓自己能夠實現前世的夢想,來得太值了。
如是想著,家人和親人似乎已經離得很遠很遠,淡淡的憂愁,漸漸地隨風而逝,暢鵬好像完全融入了這個曆史進程的世界中。
晚上,暢鵬旁觀著教導隊正進行著的戰術、戰技理論培訓,僅僅隻是旁觀而已了,辛報國、辛燦、辛武,包括蘇小明已夠格作為教官和講師,比自己稱職多了。
蘇小明還會‘外語’,僮人不解時,他能給予詳細的比喻,漢話很多詞和語音是民族語係沒有的,在他們完成語言學習與識字文化前,俗語和比喻分不開。
暢鵬所做的是每晚給教導隊員們講解一個戰例,當自己知道的一戰和一戰前的優秀戰例都講完了,暢鵬便把自己印象中的優秀戰例,當成故事來講、拿來剖析,暢鵬省略了戰役及戰術的時間和人物,講得更多的是各個反掃蕩和幾大戰役及四渡赤水等的戰例,每個隊員都在思考著、記錄著。
講解和剖析過程中,辛報國、辛燦、辛武三人和不少拔尖的教導隊員不斷的提問,不僅僅是戰術戰技,連後勤供給、對手情況、天氣地理等細節都不放過。暢鵬能回答的就答,不能回答的便把事實扯到外國去,搞得這些今後的軍官和將軍們對外軍有點恐慌,直到真正看到自己軍隊的實力才有所好轉。
對倭寇不隻是排斥的暢鵬,沒有說關於倭寇的任何一個好戰例,不然在今後與倭寇對陣時,自己縱有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軍隊,也會受到這較大的不良影響。
心目中,暢鵬把這一次的教導隊培訓命名為“鄒圩軍官第一期”,本來很想把張春水也叫過來參加培訓,可是銀礦那邊的守衛和訓練相當重要,那邊可是自己的財庫和一隻隨時能動用的特戰突擊部隊。
待教導隊短期培訓結束,真正進行軍官培訓時再讓他來。覃連雄給自己派來幫忙的那20個老兵,一個都不能放回去的,自己太缺乏基層士官與軍官了。
教導隊傳授的不僅僅是指揮、協同、戰技與戰術等的軍事與理念訓練,暢鵬把後世解放軍一整套都搬了過來,什麼思想動員、官兵平等、不打不罵、帶兵如子、各項紀律幾項注意等等,命令各級軍官嚴格執行。
規定軍官們必須和下屬每一個士兵交談交流,了解他們個人和家庭情況。組織班會,班長帶頭、集體榮耀等等也全部照搬。堪比美利堅西點軍校的嚴格紀律和服從性,不但在教導隊施行,連在新兵訓練中都不放鬆。
“嚴肅活潑、團結緊張”與暢鵬自己發明的三大狀態思想同時在軍營裏傳播,這個連西點軍校軍官們都受不了的軍人嚴謹作風,在短期成立的鄒圩新兵營開始建立,思想單純讓這個巨大的難點成為了可能。
為何能如此,因為這年代的人夠單純,衣食無憂已是他們最大的夢想,而服從就已能讓他們得到。
每隔幾天,暢鵬便教官兵們唱一首軍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的老班長》、《打靶歸來》等等,每天早中晚飯前,以中隊為單位拉歌。至於如此的抄襲對今後有什麼影響也顧不得了,軍隊就應該這樣。
暢鵬命令教導隊所有的準軍官,將各項要求列為軍隊日常訓練標準內容,並向今後的各支部隊推廣。
如此一來,自然把整支部隊的凝聚力,提高到民國所有軍隊無法比擬的高度。
軍官們帶兵更有勁頭,士兵們訓練更加刻苦,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尊嚴,真正成為自己當家做主的人。“得民心者得天下”,暢鵬不想得天下,但至少要得到身邊民眾和士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