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朱溫再讓人把渤海國正在被沙陀人和契丹人圍攻的消息放出去,一時間各營將士紛紛表示要揮師北上,把沙陀人和契丹人趕離遼東。有些低級將領紛紛向上司請戰,士卒們也都熱血沸騰。
朱溫見時機成熟,就在大校場校閱三軍,朱溫身穿明黃色重鎧,站在高台上,看著校場上一眼望不到變的士卒,他心情激蕩,高聲道:“兄弟們,你們都是大梁王朝的健兒,是保家衛國的勇士,而現在我們的好兄弟忽汗州的百姓正在被沙陀人和契丹人圍攻,殘暴的沙陀人和契丹人正在掠奪他們辛勤耕作的勞動成果,正在燒毀他們的房屋,搶走他們的妻女,把他們變成草原上的奴隸,你們說我們該怎麼辦?”
朱溫內力充沛,這番話是他用內力發出去的,幾乎數萬人馬都聽的清清楚楚,一時間三軍將士一起呐喊:“趕走殘暴的契丹人和沙陀胡虜,救出忽汗州的同胞,保家衛國,保家衛國……”
一時間朱溫也被數萬將士的呐喊聲所感染,心情激蕩之下,不由的唱出了屠洪綱的那首《精忠報國》。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歌聲蒼涼悲壯,卻又不乏一股濃濃的豪情,加上朱溫年輕的時候本就喜歡沒事的時候哼幾句,這時身居高位,唱出這種豪情萬丈的歌曲自然有一股大氣磅礴的氣勢,一時間眾文武百官和校場上的數萬將士都被這歌聲中的豪情所迷醉,深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這一刻朱溫也第一次被這歌聲中的豪情所感染,以前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唱過這首歌,卻從來沒有今天唱的這麼好過,也從來沒有唱的這麼投入過,估計就是原唱聽見也會羞愧無地。
朱溫的長子朱友裕頗通音律,他聽父親唱了一遍之後,父親再一次唱第二遍的時候他迅速跑到校場的高台上,擂起了戰鼓,雄壯的戰鼓聲配合著朱溫的歌聲的韻律,更增加了感染力。
朱溫內力悠長深厚,他的歌聲即便在戰鼓聲中依然是那麼的清晰、高亢,更加的具有煽動性。
這一次閱兵,讓朱溫這個大梁王朝的開國帝王再一次成為了全軍士卒的偶像,以前朱溫在很多士卒的眼中不過隻是一個統帥,一個帝王,卻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經過這一次閱兵,很多士卒都把朱溫當成了一個可以為其效死的朋友和親人。
他那蒼涼悲壯的歌聲徹底的把士卒們的心征服了,到最後將士們紛紛高聲應和“何惜戰死報家國……我願守土複開疆……”
這次閱兵的效果相當的成功,就連皇後和幾位重要的嬪妃都知道了這件事,張小惠和黃穎等人在後宮都齊聲誇獎朱溫厲害之極,不但行軍打仗厲害,說道鼓舞士氣那也是別人拍馬也追不上的。
張小惠笑道:“真沒想到,以前也沒怎麼聽他唱過歌,竟然在萬馬千軍之前能夠引吭高歌,並讓數萬將士轟動莫名,實在是讓人想不到,不行,等他回來也要他在我們麵前唱一遍,讓我們姐妹幾個也聽聽陛下的歌喉有多感人。”
當天朱溫回到後宮之後,張小惠這個皇後起頭,黃穎、韋鳳等人也跟著瞎參乎,非要朱溫唱一下那首歌給她們聽聽,也讓她們感覺一下朱溫的歌聲是什麼樣子。朱溫被他們糾纏不過,隻得答應,不過他沒有唱那首《精忠報國》,而是唱了另外一首屠洪綱的《霸王別姬》,這首歌高亢時風雷並起,溫柔時纏綿悱惻,更加符合眾女子的胃口,一時間後宮中的眾女也都陶醉在這美妙的歌聲中。
從那一天起,朱溫不但是大梁王朝的帝王、第一猛將,還是一位音樂天才,有專門的禮樂官把朱溫哪天在校場上唱的那首《精忠報國》編了曲,做為梁軍的戰歌,在軍中廣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