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汾州之戰(1 / 2)

張浚很鬱悶,作為討伐河東的招討使,他很清楚河東的兵力,按說在這種三麵圍攻的情況下,李克用唯有放棄河東,經雁門關北撤。

事實上戰況的發展一直是按照張浚的戰略進行著,戰爭一開始,李克用就頻頻後退,各路諸侯一路急進,把被李克用占據的大部分地區都收複了,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把李克用強悍的河東軍壓縮到了晉陽附近,對於這一點,張浚很得意,他很欣慰,自己的策略是正確的,隻要打敗了李克用,就能夠讓朝廷的威望在各路諸侯中重新雄起。而他張浚就是中興大唐的功臣,以後就可以手握重權,掃平天下強藩,成就大唐不世基業,重新開創大唐盛世。

可就在最後的關頭,一路上勢如破竹的赫連鐸竟然兵敗,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赫連鐸本人也隻帶著不到萬人的殘兵敗將逃回吐穀渾。

緊接著是韓建偷襲失利,被迫撤兵,李茂貞不戰而退,成德軍大將段亮在晉陽城下吃了大虧,李匡威力戰而敗……

這一切的一切來的實在是太快了,快的讓張浚有些措手不及,雖然張浚手裏有五萬人馬,可這些禁軍大都是新招募的,作戰經驗很少,事實上這些禁軍也都是來打醬油的,本來就是以個路藩鎮為主力攻打河東的,說實話,在張浚想來,拿下李克用根本不用禁軍出麵。他所招募的五萬禁軍無非就是做個樣子而已,這一點大家心裏都有數,就像是前往西川的韋昭度一樣,說是禁軍攻西川,真正跟陳敬宣打仗的不還是王建和顧彥朗的隊伍?

光憑著那些禁軍根本不夠人家看的。

所以張浚在聽到各路諸侯紛紛後退之後,也萌生了退意,可是已經晚了。

這時的張浚在汾州城,城內隻有禁軍一萬餘人,本來駐紮在城外的四萬禁軍聽說各路諸侯兵敗遁走,這些新招募的禁軍哪裏敢跟強悍的沙陀人拚命?更何況軍中還有混入的河東烏鴉堂的奸細在四處蠱惑軍心,鬧得人心惶惶,稍聽風吹草動就有人乘夜逃走。

短短三日的時間,四萬人還沒打仗就剩了不到兩萬,待到河東的人馬遮天蔽日殺來的時候,這些所謂的禁軍更是四散奔逃,哪裏還顧得上城中的招討使張浚?

張浚站在城樓上真是欲哭無淚,真沒想到,一直勢如破竹的戰鬥竟然打成了這樣的局麵,怎麼不讓他心灰意冷?

招討副使孫揆已經被生擒,被押送晉陽,堂堂的京兆尹、招討副使竟然被當街腰斬,攔腰斬斷,腸子都流出來了,可一時半會兒還偏偏死不了,實在是慘不忍睹。

張浚帶領一萬多人死守汾州,李克用的河東軍連日攻城,城池岌岌可危,這時的張浚心中懊悔不已,當時自己主張征討李克用的時候,大太監楊複恭、吏部尚書杜讓能都不同意,說李克用兵力強悍,智計百出,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拿下的。

可自己偏偏誇下海口,說什麼“李克用雖然風頭正健,卻不足以與天下對抗,如今李克用作為一路藩鎮,四處攻城略地,視朝廷如無物,如果不出兵討伐,何以振朝綱?”

可在看看當下的局麵,這一次兵敗,不但對李克用造不成任何威脅,反倒讓朝廷丟了臉麵,自己即便不死在城中,回去恐怕也無顏再見天子了,自己的仕途恐怕就此到了終點了,以後的李唐朝廷,恐怕再也不會有自己張浚的一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