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鐵鐮山綿延百餘裏,西起龍首原,東至金水口,溝壑縱橫,藏個幾千人馬就跟玩兒似的,由於張存敬已經從朱溫口中聽說了敵軍的大概位置,張存敬當然有信心不被敵軍發現。
他們埋伏在山中,就仿佛是一隻等待螳螂捕蟬的黃雀,準備給他們以雷霆一擊。可這時的唐軍還在做等天亮以後伏擊朱溫的美夢呢!
第二天一早,朱溫的軍隊照常的埋鍋造飯,吃晚飯之後拔營準備過河。就在朱溫的人馬渡河渡過去一半的時候,唐軍的都知兵馬使韓成一聲令下,足足八千人馬從鐵鐮山上居高臨下的衝了下來,唐軍一個個士氣高昂,信心滿滿,他們都知道,半渡而擊是最好的襲擊時刻。可以給敵人造成很大的打擊,首先心理上的打擊是最大的,而一個軍隊,最重要的是士氣,一旦士兵心理上有了陰影以後,這一仗也就必敗無疑。
可出乎唐軍預料之外的是,朱溫的軍隊雖然出現了短暫的慌亂,可他們轉眼間就鎮定了下來。一員小將鎮定自若的指揮著盾牌手組成一個防禦陣型,盾牌手的後邊是一排排的弓箭手,那小將一聲令下,一排排的羽箭如飛蝗般射向唐軍。
那些本來正士氣高昂的唐軍哪裏想得到敵軍這麼快就能組織反擊,實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對方軍隊臨危之際表現出來的鎮定,還有他們反應之迅捷更是他們官軍所無法想象的。
他們哪裏知道朱溫是將計就計,這些士兵早就知道會有人偷襲,所以全軍的弓箭兵幾乎都在第一時間過了河,在盾牌手的掩護下對唐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這時的唐軍也知道現在根本不能回頭,隻能拚命的往前衝,如果一旦讓朱溫的人馬全部過河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韓成不住的催促著人馬向前衝,前赴後繼,在密密麻麻的箭雨中向前衝,生命在這一刻顯得是那麼的低賤和渺小,一旦有人中箭倒下,就會被後邊跟上來的人無情的踩在腳底下,被成百上千的人踐踏,想不死都難!
那員組織弓箭手的小將正是朱珍,朱珍不停的命令弓箭手放箭,他身後不斷的有朱溫的人馬過河,加入戰鬥。朱珍這邊的人馬越來越多,而唐軍卻已經損失了數百人。
這時的唐軍依舊咬著牙向前衝去,因為他們知道,隻要能堅持到敵軍的跟前,他們就有勝利的希望,可如果讓他們全部過了河,同州天險已失,自己等人就隻能困守同州,坐以待斃了。
兩軍的距離越來越近了,韓成嘴角仿佛已經蕩起了一絲勝利的喜悅,他手下的各級將領也都一個個嚎叫著,心中已經向著如何用手中的長矛貫穿敵人的身體時的血腥和快感。
這時朱珍一臉凝重,手中令旗一揮,前排的盾牌手忽然每人手中多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猛的扔向了唐軍,他們自己卻都躲在厚重的盾牌之後。正當興奮的唐軍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那些被投出去的黑乎乎的東西一個個爆裂開來,發出一聲聲震天巨響,成排的唐軍倒在了血泊中,一陣陣慘烈的嚎叫聲讓人心裏發毛。
指揮唐軍作戰的韓成哪裏見過這樣的東西,一時間也有些翻不過神來。
唐軍投出去的東西正是朱溫軍中獨有的“震天雷”,這時的震天雷已經經過了改良,威力跟早期的手榴彈不相上下。在這種冷兵器的時代,戰場上出現這種東西,可想而知對唐軍的震撼是多麼的巨大。
正當唐軍亂成一團的時候,朱珍又一次揮動令旗,第二排震天雷又扔了出去,把本就亂成一團的唐軍炸的人仰馬翻,同時也摧毀了他們的心理底線,很多唐軍發瘋一般的往回跑,韓成想約束也約束不住。
無奈之下,韓成隻能鳴金收兵,可他剛回過頭來,卻發現從鐵鐮山上衝下了一彪人馬,為首一員大將威風凜凜,正是手持長槍的張存敬。韓成心中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瞬間覆滅,這時他終於知道為何楊複光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連吃敗仗了,可這時知道已經晚了。
楊複光無論怎麼說最起碼還剩了那麼幾千人馬跑到了河中與王重榮會合,他韓成卻幾乎連逃走的希望都沒有,他咬了咬牙,高喊了一聲“衝”!自己當先向張存敬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