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玉也笑道:“三哥命令我們在這裏駐紮了兩個月,其實還是有一點點好處的,最起碼麻痹了敵人,讓敵人做出一個錯誤的判斷。以為朱溫根本不敢進軍同州,所以一連打了幾場敗仗的老家夥楊複光卻已經撤出了同州,和河中的王重榮在河中(山西永濟縣境內)會合。
“這一下同州隻剩下米誌成這個草包了,先不說他是否是個草包,就算他是趙子龍一樣的人物也必然被打的找不到北,更何況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輩?”
一直在一旁聽著大家說話的朱溫笑道:“你說米誌成是草包,卻也未必盡然。可他一個文官,又能如何能上的了戰場?讓我說,這同州也定然是手到擒來。”
張存敬見朱溫說話了,急忙附和道:“三哥說的對,三哥,我們能不能先不打同州,之後像上次那弄一個圍城打援,多來幾次的話,唐軍自然瓦解殆盡。”
朱溫和朱珍兩人聽了張存敬的話,同聲哈哈大笑了起來,朱溫更是笑得肚子都有些痛了,眼淚都仿佛要掉下來了一樣。
張存敬卻仿佛有些摸不著頭腦,根本不知道朱溫和朱珍兩兄弟到底在笑什麼,可他卻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是自己說錯了話才引起他們兩人這樣大笑的。張存敬有心想讓他們解釋一下,可兩人笑起來沒完了。他一轉頭看向徐懷玉,急忙向徐懷玉求教,卻見徐懷玉也麵帶微笑,隻是沒有朱溫和朱珍笑的厲害而已。
徐懷玉忍著笑道:“戰場上的計策大多隻能用一次而已,如果敵人上了一次當的話,第二次他一定就學乖了,哪裏還會上當?敵人有不是傻子,這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難道還不知道?所以說這圍城打援的計策根本用不了。”
張存敬撓撓頭道:“原來你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啊,敢情就我不知道,鬧了半天我成傻子了啊!”
朱珍笑道:“你不傻,一點兒都不傻,隻不過腦子有點兒木而已!要麼大家為什麼都叫你‘榆木腦袋’啊!”
張存敬也不生氣,隻是嗬嗬傻笑,心道:“笑吧,你們都笑吧,笑岔了氣才好呢!不就是比俺老張聰明一點兒嗎?有什麼呀!不就是吃一塹長一智嘛,俺老張這回也記住了。”
由於朱溫派出的探子已經探聽到楊複光的人馬已經去了河中,大同城裏隻有米誌成的人馬守城,這米誌成又是一個文官,應該沒什麼本事。是以朱溫他們在接到黃巢詔書的第二天就起身前往同州,朱珍帶領張存敬擔當先鋒,朱溫和徐懷玉、龐師古帶領中軍緩緩前進。
大荔縣位於關中平原東部,是黃 、洛、渭三河彙流之地。南界渭河與潼關、華州為鄰,西繞洛河與蒲城、臨渭區毗連,北沿台塬與澄城、合陽縣接壤,東瀕黃河與河中隔河相望,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稱,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
朱溫兩萬多人浩浩蕩蕩的進軍同州,身為同州刺史的米誌成當然不可能聽不到任何的風聲,他雖然是一介書生,可在這個亂世之中能當上刺史,也定然不是無能之輩。他招來同州的眾將商議對策,想看看眾將都有什麼好的主意。
都知兵馬使韓成道:“刺史大人莫要驚慌,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就是一些個反賊嘛!到時候末將帶領眾將出城迎戰,讓他們看看我們河中的漢子是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眾將一聽,都紛紛叫好,七嘴八舌的都說了起來。大部分人都說要出城迎戰,隻有少數幾人說要堅壁清野據城而守,可根本沒有引起其他人的重視,隻是惹來了一些冷言冷語的恥笑。
那主張守城的人道:“你們不看前些日子楊複光老是吃敗仗嗎?這說明這個朱溫不好對付!大家還是小心點兒為好。”
韓成最看不順眼的就是太監,他冷笑道:“楊複光?哼,就他那樣兒當然打不了勝仗了,連老二都沒有的人哪裏能打仗?”這一句話說出來登時引得眾人哄堂大笑。但他們也就是在這裏說說而已,他們當然知道這種話如果傳出去的話會引起市民樣的後果。
米誌成皺眉道:“大家靜一靜,我倒是有一個計策,不知道行不行,眾位幫我參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