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銅駝暮雨(1 / 2)

第二天一早,義軍大營中人人歡呼雀躍,因為他們接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就是朱溫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東都洛陽。他們一大早就埋鍋造飯,拔營集合前往洛陽城。

他們已經收到黃王的命令,入城後要嚴格遵守軍紀,不得妄自殺戮一人,不得妄自擄掠,總之一句話,要愛護城中百姓,違令者斬。

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洛陽前進,雖然正值隆冬,可義軍的心情都格外的激動,心中仿佛有一團火焰在燃燒。他們辛辛苦苦打了好幾年的仗,一直都是處於被動狀態,被迫顛沛流離,轉戰大半個中國,現在竟然能夠占領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城,他們的心情能不激動嗎?

他們都知道,洛陽之繁華,就連長安都無法比擬,是以一個個興高采烈的,有的甚至還唱起了家鄉的小調兒。

朱溫由於有傷在身,破例的沒有騎馬,而是坐了一輛寬敞的馬車,黃穎借口要照顧朱溫的傷勢,當然也一塊兒上了馬車,在四周將士們的簇擁下緩緩前進。

黃穎聽到將士們的歌聲,好奇的打開馬車的車窗,看到將士們歡天喜地的樣子,心中也不禁感慨萬千。她回頭看了看正閉目養神的朱溫,心中一陣驕傲,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如果沒有他,洛陽城還不知要什麼時候才能打的下來。

兩個時辰後,黃巢的大軍抵達洛陽城外,劉允章已經帶領著東都洛陽的文武百官在定鼎門外相迎,大大小小的官員排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

在劉允章的帶領下,大小官員紛紛下跪,山呼“恭迎黃王大駕”,眾人大都麵無表情,畢竟他們都在唐朝為官多年,這時雖然迫於形勢獻城投降,卻不能表現的過於高興。如果表現的過於高興或者興奮的話,有可能得到黃巢的賞識,卻更容易得到同僚們的唾棄,是以他們隻能麵無表情的跪下迎接黃巢,至於他們心裏怎麼想,恐怕隻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黃巢哈哈一笑,翻身下馬,親自雙手扶起劉允章,並對眾官員道:“大家都起來吧,你們雖然都是唐廷舊臣,可隻要不是貪贓枉法的酷吏,依舊還是做你們的官,洛陽城的百姓還需要你們治理。可如果是貪贓枉法之輩,可就不要怪我黃某人心狠手辣了,你們身為父母官,百姓卻是你們的衣食父母,如若不能善待百姓,百姓當然也不會善待你們!你們大都是度過聖賢書的人,這些道理大家心裏都應該明白吧?”

眾人躬身齊聲道:“明白。”

黃巢很滿意眾人的反應,笑了笑道:“大家先各安其職,有什麼事情我黃某人自會通知你們。”接著他攙著劉允章的手道:“劉大人順應民心,實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請受黃巢一拜!”說著就要給劉允章下拜。

劉允章急忙雙手攔住,恐慌道:“老朽待罪之身,豈能受得起黃王的大禮?萬萬使不得。”

黃巢知道劉允章確實不敢受他的大禮,也就不再堅持,就這麼拉著劉允章的手,上了一乘八個人抬著的敞篷轎子(那是候叫肩輿,這裏為了好理解,就用了後世比較通用的稱呼),和劉允章一起做在轎子上,以示對劉允章的重視。

劉允章死活不敢坐,黃巢一把把他拉了上來,道:“劉大人就不要推辭了,你我同乘一輿,也好讓百姓們可以安心如常。”

劉允章這才心中忑忑的上了轎,與黃巢並肩而坐,在大軍簇擁之下緩緩入城,城中百姓分列天街(定鼎門大街)兩旁,見到黃巢進城,紛紛下跪,並口中高呼“黃王!”聲音此起彼伏,久久不絕……

黃巢看著滿城歡呼的百姓,英俊儒雅的臉上蕩起了淡淡的笑容,他漂泊江湖這麼多年,現在終於即將實現自己的夢想了。還有下一步,長安,隻要再攻下長安城,就代表著大唐王朝三百年基業即將畫上一個句號,天下百姓也就不用再受那麼多苛捐雜稅、抽丁差役之苦,那時候是不是就真的能夠實現平均天下的夢想呢?

他不知道,未來的一切都隻是未知,他也隻能盡力而為罷了。

朱溫看著車窗外百姓的歡呼,街兩旁林立的店鋪依舊開門營業,足見他們對義軍的信任。朱溫不由的感到有些欣慰。義軍也都嚴守紀律,隊列整齊,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朱溫懸著的一顆心也終於放了下來,總算能給劉允章一個滿意的交代了。

劉允章在城中大擺宴席,款待黃巢,以及以尚讓、孟楷為首的眾將領。朱溫由於有傷在身,就沒有前去赴宴。劉允章派丁會給朱溫安排了一座別致的小院兒,就在洛水北岸的銅駝陌,旁邊緊鄰著“豐都市”(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市場)。隋唐時期著名的“洛陽八大奇景”中的“銅駝暮雨”就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