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打下了天長和六合之後,並沒有繼續東進揚州,而是選擇了北上,前鋒部隊在泗州遭遇了天平軍節度使兼東麵行營招討使曹全晸的襲擊,損失慘重。
泗州乃南北水陸交通要塞,也是淮河南岸的重要戰略據點,一旦義軍拿下了泗州,過了淮河,北上之路將為一片坦途。
曹全晸也不愧是征戰多年的名將,他當然知道泗州在戰略上的重要性,他身為東麵行營招討使,雖然手中能夠調動的兵馬隻有區區六千人,可還是連夜趕往泗州,想把黃巢的軍隊擋在淮水之南。
朱溫的人馬屯兵在泗州城西五十裏的陰陵山,此時天色已晚,明月高懸,山勢清幽,景色倒也頗為別致,“陰陵夜月”為泗州八景之一。
這時的黃穎也在朱溫軍中,她看著月色下幽靜迷人的陰陵山,對朱溫道:“三哥,你知不知道這陰陵山是什麼地方?”
朱溫半開玩笑的道:“陰陵山不就是泗州城外的一座山嗎?就是現在我們屯兵的地方啊!”
黃穎“嗤”的一聲笑道:“這個還用你說,我是問你知不知道陰陵山有什麼曆史傳說?”
朱溫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黃穎道:“西楚霸王項羽你知道嗎?”
朱溫笑道:“這個我當然知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自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乃蓋世英雄,我豈能不知?”提起項羽,朱溫不自覺的就念出了李清照的那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
李清照是宋朝的詩人,黃穎哪裏聽過,還以為是朱溫即興做的一首詩,心中對朱溫的文采更加的佩服,喃喃道:“好一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三哥的文采又有精進了。”
朱溫這才知道黃穎又誤會了,可又無法向她解釋清楚,就算是朱溫說這首詩是別人做的,黃穎也未必肯信,畢竟那時候李清照還沒有出生。朱溫岔開話題道:“不知這陰陵山跟項羽有什麼關係?”
黃穎道:“相傳項羽兵敗後,渡淮河南下,垓下一戰,四麵楚歌,項羽乘夜突圍身邊隻剩了八百子弟兵。到了陰陵山,迷失了路途,此時追兵已近,虞姬怕自己拖累項羽,遂把劍自刎。相傳虞姬墓就在這陰陵山北。”
在朱溫的印象中,虞姬應該是在垓下四麵楚歌的時候自盡的,如何會是在陰陵山?難道曆史有誤不成?
朱溫忙道:“既然虞姬墓就在陰陵山,我們何不前去看看,給這個能為了項羽拔劍自刎的奇女子上柱香也是好的。”
黃穎其實也隻是聽說陰陵山有虞姬墓,並未前去看過,這時聽朱溫說起,也興了前去看看的念頭。朱溫吩咐朱珍和徐懷玉好生把守軍營,說罷就要起身向山北行去。
徐懷玉擔心朱溫的安危,道:“如今天色已晚,山路崎嶇難行,山中恐有什麼危險也未可知,不如屬下帶領百十個護衛為將軍和黃大小姐開路如何?”
朱溫還沒說話,朱珍趕忙拉住徐懷玉,小聲在徐懷玉耳邊道:“你小子缺心眼兒呀!人家小兩口趁著月色出去遊覽一番,要你這個小子在旁礙手礙腳的幹什麼?你還想帶百十個人前去開路,你怎麼想起來的?那麼多人鬧哄哄的人家小兩口想幹點兒什麼也沒心情了不是?”
這一番話說的徐懷玉是連連點頭,心中暗罵自己不懂事,趕忙改口道:“我剛記起來,軍營中還有點事兒,我先去處理一下,不能陪將軍前去了,將軍莫怪!”說罷趕忙一溜煙的逃了。
剛才朱珍的話聲音雖小,可朱溫和黃穎二人均是內力深厚,依然聽的清清楚楚,不由的對視一眼,眼中均有那麼一絲尷尬,卻又有一絲興奮。本來兩人夜遊陰陵山,隻不過是想遊覽一下虞姬墓,並沒有其他的想法,經朱珍這麼一說,兩人均有些麵紅心跳,倒弄的不好意思起來。
兩人雖然聽到了朱珍的話,可也不好意思反駁,朱溫幹咳了一聲道:“穎兒,我們走吧!”
黃穎紅著臉“哦”了一聲,跟著朱溫上馬出了大營。
這時明月高懸,陰陵山在月色的照耀下山勢顯得分外高大清幽,別有一番韻味。朦朧之中,這一座不大的小山頭竟然也有些巍峨之感。其實這也正是“陰陵夜月”這個景色的由來。
兩人縱馬沿著崎嶇的山路蜿蜒向北,在朦朧的月色下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不大的孤墳,墳上已經長滿了雜草。墳前有一個風化嚴重的墓碑,顯然此墓年代相當久遠了。
朱溫兩人細看墓碑上的字樣,上邊刻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還是能夠分辨出寫著“愛妃虞姬之墓”,落款是霸王項籍,這項籍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項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