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唐軍被那一聲驚天的巨響給震懵了,還沒等他們反映過來是怎麼回事,義軍就已經進了城,震駭之下哪裏還有心思迎戰?戰局幾乎成了一邊倒的局麵。
李係帶領五千精銳從北門逃遁,直奔朗州而去。
潭州城中守軍群龍無首,更是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個個都隻想著逃命。可雖然如此,畢竟城中的守軍有數萬之眾,城中的戰爭持續了一天,守軍投降義軍的有兩萬餘人,被殲滅的有萬餘人,其餘人等大多都乘亂四散逃走。
黃巢北上路途上的第一處軍事要塞就這麼輕易的被拿下,得到糧草、軍械等軍用物資無數,義軍聲威大震。
黃巢的大軍在潭州稍事休整,尚讓見攻下潭州朱溫據首功,未免臉上無光,就向黃巢請命,讓自己率軍攻打江陵。黃巢當然知道尚讓的心思,索性準其所請,讓他去對付身在江陵的王鐸。
王鐸雖然貴為使相,南麵行營都統,可江南的兵力都被他給了李係,他哪裏想得到李係隻是個繡花枕頭?看著倒像是個名將的樣子,誰知內裏卻是一包草?王鐸所在的荊南節度使治所江陵城根本沒有多少兵力。這下聽說潭州失守,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正急的團團轉的時候,又聽說尚讓率軍數十萬直奔江陵而來。
王鐸在朝中當了多年的宰相,哪裏真的是打仗的料子,何況就現在這點兒兵力,哪裏夠人家尚讓看的?更不用說後邊的黃巢了。王鐸當然知道城破就意味著身亡,他可不想戰死沙場,他還想留著這把老骨頭享兩年清福呢。
可若說棄城而走他也感到麵子上過不去,索性尚讓進軍江陵的消息還沒有傳開,軍中知道的人甚少,他就對麾下的大將劉漢宏道:“現在形勢嚴峻,黃巢的大軍不日即將北上,劉巨容初當重任,也不知他是否有那個能力,我這就親自動身前往襄陽,以來察探劉巨容的軍事部署是否得當,二來也順便跟劉巨容商量一下對付黃巢的辦法。”
接著王鐸話鋒一轉道:“我見劉將軍你文武雙全,才智兼備,是個可造之才,這江陵城就暫時交給你來駐守,千萬不要辜負了朝廷對你的期望啊!”王鐸一臉慈祥的長者風範,讓人聽了都會感歎:不愧是當了多年宰相的一代名臣,看人家說話這風度就知道了,一般人哪裏比的了。
這劉漢宏當然也不例外,劉漢宏聽了王鐸的話,信以為真,感動的什麼似的,匍匐在地連著磕了幾個響頭,道:“多謝王大人栽培,小將一定誓死保衛江陵城,與城池共存亡。”他忽然之間仿佛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既然有王鐸這樣的人看重自己,那以後自己還不是平步青雲,就算是成為一路藩鎮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王鐸又著實嘉獎了幾句,把劉漢宏感動的涕淚交流,伏在地上發誓賭咒信誓旦旦的道:“小將定然不會辜負王大人的期望,為王大人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王鐸會心的笑了,就順勢道:“看到劉將軍如此,定然不會辜負老夫的期望,將軍放心,最多十餘日,老朽就回來。”
王鐸剛走的第二天,劉漢宏就聽到了尚讓直奔江陵的消息,心中忽然明白了王鐸為何忽然之間要起身去襄陽,心中不禁暗罵王鐸無恥。
江陵城中本來就剩那麼萬餘人馬,又被王鐸帶走了三千人,城中隻有八千人馬,哪裏能夠守的住江陵城?劉漢宏本就不是什麼善良之輩,心中就有了一個主意。心道:“你王鐸竟然想讓我當替死鬼,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跟城中眾將一商議,眾將紛紛附和。
劉漢宏帶領城中八千餘守軍在江陵城中大掠三日,把城中富商大賈、地主豪紳的金銀細軟都據為了己有,更把江陵的府庫搬了個空,之後一把火燒了江陵城。城中居民死傷無數,餘眾逃入深山。
劉漢宏也帶領著手下的八千兵丁變成了流寇,在荊襄附近擄掠。
後王鐸又命大將崔鍇征討劉漢宏,劉漢宏不敵投降,被任命為宿州刺史,後來又升為浙東觀察使,開始割據一方。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