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秋之夜(2 / 2)

黃巢擊掌讚歎:“好一個‘得民心者得天下’,若無天下百姓響應,就憑我們如何能推翻暴唐,救萬民於水火?”

黃巢虎目一掃眾將,道:“這時恐怕各路大軍已經在來宋城的路上了,他們大軍來宋州,後方必定空虛,我們就一路北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既然黃巢發了話,諸將當然不會反對,唯有林言和孟楷臉色鐵青,看向朱溫的眼神有一絲嫉妒和不屑。

接著諸將定下了在八月十六北撤。

朱溫由於沒有固定的軍職,仍然回寧陵,黃巢和諸將商量好了作戰計劃以後也由林言帶著三百名親軍護衛和朱溫一道回寧陵。

宋城外的大營交給孟楷指揮。

中秋之夜,寧陵縣衙的後園中,黃巢、林言、朱溫和黃穎四人在涼亭中飲酒賞月。一輪明月自東方冉冉升起,秋風微有涼意,月光溫柔似水,月光漸亮,襯得漫天的星光略顯稀疏寥落。

朱溫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明淨的夜空了,記得還是小時候到農村的姥姥家裏見到過這麼明淨的夜空,不過由於那時好像不是月圓之夜,殘留在他記憶中的隻有漫天的星鬥,這麼多年還不時在他心頭閃爍。

朱溫忽然起身吹熄了亭角掛著的幾個燈籠。

黃穎急道:“你幹什麼?大晚上的你幹嘛把燈籠滅了?”

朱溫笑道:“月下點燈,豈不是大煞風景?”

黃巢嗬嗬笑道:“有道理,我們點著燈籠確實是辜負了這輪明月了。”

黃穎不依道:“這麼黑怎麼看的見吃菜?”

朱溫打趣道:“是不是怕把菜吃到鼻子裏去呀?”

黃穎氣呼呼的道:“你才用鼻子吃飯呢,閉著眼睛也不會把飯菜吃到鼻子裏去,我看隻有你才做的出那種事情。”

三人說說笑笑,林言則一個人喝著悶酒。明月漸高,明亮的月光照的園中亮如白晝,卻又有些朦朧的美。

由於明天就要向北進軍,幾人都沒有多喝酒,唯有朱溫酒量太小,幾杯酒一喝已經有些朦朧的醉意。心中不禁想起遠在一千多年後的妻兒,不知道她們現在怎麼樣了,是不是也在賞月?人說月圓人團圓,可朱溫和妻子是否還有相見之日都不知道。

心中感慨,不由又多喝了幾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他心中淒苦,不由的輕聲吟起了蘇東坡的名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一首詞吟罷,淚水已經滑過他的雙頰,滑過他的嘴唇,又滴落在他麵前的酒杯中,再端起酒杯又一飲而盡。

黃巢聽他吟完這首詞,不禁高聲喝彩,道:“好一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沒想到老三你不但能準確把握天下大勢,文采也是這麼好,義軍中有你這樣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朱溫聽道黃巢的喝彩,這才從沉思中驚醒,知道黃巢誤以為這首詞是他作的,不由的慚愧萬分。有心解釋這首詞是蘇東坡所作,可這時蘇軾還沒出生,說出來哪個肯信?心中隻能對蘇先生說聲抱歉了。

黃穎也在心中默默的念著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抬頭看見朱溫滿臉的淚痕,心中不禁想道:他是在懷念他的心上人嗎?他一定和他的心上人很是相愛,如若不然他如何會如此傷心?又如何能作出這麼好的句子?

他的心上人一定是一個非常漂亮出色的女子,這才能讓他如此的思念,心中仿佛有些悵然若失。

轉念一想,他想他的心上人管你黃穎什麼事,你跟著傷哪門子心呀?可心裏還是有一股酸酸的感覺,不禁為自己感到生氣。

黃穎有些酸酸的道:“一個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想媳婦兒了是嗎?想她就回去看她呀,看你哭的那個樣,跟個娘們兒似的……”

黃巢嗬斥道:“穎兒,不許亂說話!”黃巢轉身對朱溫道:“你小師妹從小讓我寵壞了,不懂禮貌,你不要往心裏去。”

黃穎反駁道:“我都快二十歲了,不是小孩子了,怎麼不懂禮貌了?再說了,我是他師姐,不是他的什麼小師妹。”

朱溫忙賠笑道:“小師姐長大了,已經不是小師妹了。”

“喂,你跟我說清楚,什麼事小師姐?不是跟你說多少次了嗎,要叫師姐,不是小師姐……”

黃巢搖了搖頭,對這個女兒,他也是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