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樹米、島船(1 / 2)

臨出發前,我幹兒子阿基諾帶人來港口送行,田王對他說道,“以後就莫要驢頌、驢頌地叫了,不如起個文雅些的名字,就叫呂宋吧。”

阿基諾諾諾連聲。

由甲米地到民都擼海峽,陸上直線距離不過二百裏。我們走水路,路程增了近一倍,田王趁夜出發的決定是正確的,在這裏,白天太陽越來越接近直射,晚間最宜行船。

田王雖說是不擔心蘇將軍夫婦,但是心裏還是極為掛念,晚上,他披衣站在龜甲板上,望定一個方向,也不作聲。

孟將軍也與田王分開有幾日,這時他也到了外邊,我在艙中,隱隱地聽到孟將軍在與田王對話。孟將軍問,“王,您可知道,呂宋這個地方,哪個字用得最多?”

“哪個?”

“拉。”孟將軍道。

“何以見得?”

“您看,我前兩日尋找田縱他們一家,走的都是什麼地方,有拉古潘、有打拉、有馬巴拉卡、有、有馬拉班、有馬尼拉……是不是名字裏都有這個拉字?我們一出甲米地,第一個地方就叫馬拉貢東,是不是?”

“聽你這麼一說,倒是,可是,為什麼呢?”

我知道,這是孟將軍看出田王正擔心蘇朗他們,在和他沒話找話分散他的注意力。

“呂宋的北邊豬多,整天吃了拉,吃了拉;南邊驢多,驢幹嘛?拉車、拉磨、拉犁。”田王早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天亮的時候,前邊又發現了一個小村落,出去打探的軍士回來,向田王報告:那地方叫卡拉塔甘,過了卡拉塔甘,是一片海灣。田王自語道,“還真讓他說著了,又是個拉。”

在卡拉塔甘,我們下船登岸,太陽升起來以後在船上很熱,我們看到這裏長了成片的大樹,樹幹筆直,直徑約有一尺,高達三十尺,葉子像一根根長長的大羽毛。有的在樹頂已經生出了一層淡紅色的花,遠處看去,火炬一般。

田王招呼大家都下了船,隻留少數的人看護船隻,大家都到這種樹下邊躲避陽光,田王問宋奎道,“你可知道這是什麼樹?”

“回王,這種樹該是西穀椰子樹,如果我記得不差的話,這種樹還能吃呢!”

這句話引起了田王的注意,他來了興致,“能吃?”

“我以前隨父親在這一帶行過一次,好像看到當地人從這種樹上掏米。”

正說著,姬將軍竟然在樹林裏找到三個當地人,他們的打扮既不是呂宋人,又不是螞蟻國人,每人挑了兩隻碩大的木桶,裏麵白花花的,不知道裝的什麼。

“兩位鄉民,不知你們桶中挑的何物?”田王問道。

“樹米。”一個略微年輕點的人回道。

有宋奎在,我們之間的交流並非什麼難事,經過攀談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乘涼的西穀椰子樹,正是這樹米的出處。當地人在此樹開花之前,即將樹砍倒,把樹幹斷為三尺長短,一剖兩半,裏麵全都是這種白色的東西。再用削尖的竹筒把它們挖出,放入木桶中浸泡、去除一種澀味,再將水倒去,瀝幹,所得之物稱為“西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