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Internet大學計算機基礎1(1 / 3)

Internet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代表著當代計算機體係結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當Internet通信網絡和新聞媒介網絡走向數字化統一的時候,信息基礎設施將決定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也將決定國家創新係統的整體能力。在信息化的今天,學習Internet知識及Internet上的一些常見應用變得尤為重要。

(1)最初的ARPANET網絡與Internet這一名稱的由來。

20世紀60年代,美國軍方為尋求將其所屬各軍方網絡互聯的方法,由國防部下屬的高級計劃研究署(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t,簡稱ARPA)出資讚助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展網絡互聯技術的研究。研究人員最初在四所大學之間組建了一個實驗性的網絡,叫ARPANET。隨後,深入的研究導致了TCP/IP協議的出現與發展。

為了推廣TCP/IP協議,在美國軍方的讚助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將TCP/IP協議嵌入到當時很多大學使用的網絡操作係統BSDUNIX中,促成了TCP/IP協議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

1983年初,美國軍方正式將其所有軍事基地的各子網都聯到了ARPANET上,並全部采用TCP/IP協議。這標誌著Internet的正式誕生。

ARPANET實際上是一個網際網,網際網的英文單詞InternetWork被當時的研究人員簡稱為Internet。同時,開發人員用Internet這一稱呼來特指為研究建立的網絡原型,這一稱呼沿襲至今。

作為Internet的第一代主幹網,ARPANET雖然今天已經退役,但它的技術對網絡技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80年代中期的NSFNET。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簡稱NSF)認識到為使美國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不敗,必須將網絡擴充到每一位科學家和工程人員。最初NSF想利用已有的ARPANET來達到這一目的,但卻發現與軍方打交道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於是NSF遊說美國國會,獲得資金組建了一個從一開始就使用TCP/IP協議的網絡NSFNET。NSFNET取代ARPANET,於1988年正式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采取的是一種層次結構,分為主幹網、地區網與校園網。各主機聯入校園網,校園網聯入地區網,地區網聯入主幹網。

NSFNET擴大了網絡的容量,入網者主要是大學和科研機構。它同ARPANET一樣,都是由美國政府出資的,不允許商業機構介入用於商業用途。

(3)90年代,商業機構介入Internet,帶來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

自Internet問世後,每年加入Internet的計算機成指數級增長。NSFNET在完成的同時就出現了網絡負荷過重的問題。意識到美國政府毫無疑問無力承擔組建一個新的更大容量的網絡的全部費用,NSF鼓勵MERIT、MCI與IBM三家商業公司接管了NSFNET。

三家公司組建了一個非盈利性的公司ANS,並在1990年接管了NSFNET。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新的主幹網聯通,構成了ANSNET。與此同時,很多商業機構也開始運行它們的商業網絡並連接到主幹網上。

Internet的商業化,開拓了其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麵的巨大潛力,導致了Internet新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球。

(4)下一代互聯網Internet2。

Internet2出現於1996年,在此之前互聯網因為商用和個體用戶流量的增加而開始變得緩慢。1996年美國率先發起下一代高速互聯網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有185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加盟了Internet2計劃,建設了一個獨立的高速網絡試驗床Abilene,並於1999年1月提供服務。目前Abilene網絡規模覆蓋全美,Internet2比現在的互聯網先進得多,速度要快一百到一千倍。Internet2發言人伍德指出。“這種技術將改變一切,從你早上起來烤麵包到夜晚停車,你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Internet2在兩個光纖骨幹和網絡協議上為用戶提供了超高速連接,保證數據能無損失無延遲的到達目的地。下一代互聯網逐漸放棄了IPV4,啟用IPV6地址協議。

Internet2先進網絡技術的一部分已經開始進入商用領域。該項目正和思科、微軟等產業巨頭展開密切合作。

自1998年以來,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相繼開展了下一代高速互聯網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例如加拿大的CA*3NET、英國的JANET2以及亞太地區的APAN等高速網絡試驗床。2004年3月,我國第二代CERNET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實現了與國際下一代高速互聯網Internet2的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