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計算機網絡3(2 / 3)

⑤會話層(Sessionlayer)的功能是組織兩個會話進程間的通信,並管理數據的交換。

⑥表示層(Presentationlayer)主要用於處理兩個通信係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數據格式變換、數據加密、數據壓縮與恢複等功能。

⑦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是OSI參考模型中的最高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要,它在提供應用進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換和遠程操作的同時,還要作為應用進程的用戶代理,來完成一些為進行信息交換所必需的功能。

對等層之間(除物理層外)的雙向箭頭連線是虛線,這表示對等層之間並不存在實際的數據傳輸,隻有物理層(物理鏈路)上才存在實際的數據傳輸。發送方的第n層向接收方的第n層發送數據時,先要把第n層的數據交給發送方的第n-1層,然後逐層下傳至物理層,最後由物理鏈路傳輸。接收方接收時的處理數據過程正好相反。

(2)TCP/IP協議棧。

TCP/IP參考模型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稱為傳輸控製協議,IP(InternetProtocol)稱為互聯網協議。

按照OSI的層次結構,TCP/IP協議棧可以劃分為五個功能層。

TCP/IP參考模型不存在OSI中的表示層和會話層,表示層和會話層的功能實際上可以由應用層和運輸層完成。典型的表示層功能,如加密/解密和壓縮/解壓縮可以由應用層實現;典型的會話層功能,如應用進程之間的數據傳輸連接控製可以由運輸層實現。

另外,TCP/IP參考模型中沒有定義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取代數據鏈路層的是網絡接口層。該層實現主機與網絡硬件的連接,以便能在其上發送IP數據報(Datagram,IP協議數據單元)。TCP/IP參考模型沒有定義實現網絡接口層的通用網絡接口協議,而是支持多種現存的數據鏈路層協議。TCP/IP模型的其他層與OSI的類似。

下麵我們介紹協議參考模型中功能層規範的一些典型的功能。

(1)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

(2)郵件傳輸協議(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SMTP)。

(3)郵局協議(ProtocolofPostOffice,POP)。

(4)超文本傳送協議(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

(5)域名解析(DomainNameSystem,DNS)。

DNS的功能。

DNS的功能是進行域名解析(domainnameresolution)。域名解析的作用是由計算機的名字求解該計算機的網絡層協議地址,例如IP協議的IP地址。

域名。

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字是域名。域是劃分網絡主機的一種邏輯單元,域的引入是為了便於網絡主機的命名以及對名字的管理。從域的觀點來看,網絡主機被劃分到各個不重疊的集合中,域對其中主機的物理位置沒有要求。

域中可以包含子域。

IP地址是IP協議規定的地址,它用於標識參與IP數據報通信的協議實體,例如主機和網絡設備的網絡接口。

IP地址是一個32bit無符號二進製數。IP地址是具有層次結構的地址,它由二級結構組成。第一級結構是網絡號(netid),它是網絡在互聯網中的編號;第二級結構是主機號(hostid),它是主機在網絡中的編號。

另外,網絡號的左邊若幹比特是特征位,它們標識了IP地址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