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去年秋天,這個故事開始在網上連載,曆時小半年的時間,在四月初,終於將它完整呈現。原本是計劃於三個月就完成,卻因為一些事斷斷續續到今天才收尾,我知道這短短三十多萬的字數卻用了小半年的時間來完成對於網文來說是大忌,可仍然不想隨隨便便為了追求速度而潦草收尾。而我一直很堅信的是,無論這之間的時間有多長,無論自己的文筆和撰寫出故事情節有多麼的拙劣,不夠嫻熟,我從未想要放棄將它完成。

其實細想之下,我從小到大能夠堅持下來的事情少之又少,在將尾聲修改完最後一遍,點擊確定上傳的那一瞬間,心中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氣。說到底,如果一件事情不是你所喜歡的,因為一些原因茫然地開始,最後的結果要麼是半途而廢,要麼,就是對靈魂的折磨。

這個故事其實在2016年的七八月份就已經開始了,可寫歸寫,其中的諸多不順實在難以言表,斷斷續續到十月底才開始發表出去。

而我並不是個天生的故事敘述者,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沒有大綱,總是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有靈感源源不斷的時候,也有靈感枯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寫出好的橋段時滿懷憧憬和激動,回過頭去細讀時,也有覺得不忍直視和羞愧難當的時刻,那些過程中的痛苦和喜悅,掙紮和糾結,不斷地揣摩推敲,收集素材,還有瓶頸期的痛苦,靈感滾滾而來時的激動,甘願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不計較結果如何的隨波逐流都彙聚在了這短短的三十多萬字之中。

盡管如此,我仍然深知自己是不具備很多作家口中所說的先天優勢,那些嫻熟的寫作手法和對故事巧妙的構架能力對我這個初出茅廬者更是在慢慢摸索,可心中對故事撰寫的渴望卻從未減弱。那些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情節,每天下班之後總是匆忙回家窩在床上敲打著鍵盤,在半夜猛然醒來拿著手機記錄下一閃而過的靈感,以及做夢的時候一個勁兒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不要忘記,這些回憶於我而言無疑是彌足珍貴的。

我一直信奉一句話,在因上使力,在果上隨緣,我已經盡力將生活和工作之餘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進來,盡管有些地方在最後看來還是寫得不那麼盡人意,但重在參與一場,何況最初本就是為了興趣而寫,有人喜歡看便好,無人看,權當自娛自樂的消遣。

故事來源於心血起潮,結束於心平氣和。

人生不如意事之八九,哪怕是平常看起來很樂觀開朗的人,也總有時候無法對外界訴說一些莫名情緒和心聲,我很慶幸,文字作為一種可以傾訴載體的方式,在很多時刻都賦予了我這樣特殊的意義。

還要感謝小靜子同學,我的第一個小書粉,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有動力寫下去。寫作途中的某些不順和困惑,感謝你的意見和建議。

另外,是有打算寫一寫番外的,但因生活中還有諸多事宜要忙,時間不定,番外會抽空寫下。

下一個故事不知是什麼時候,世間因緣際會,你我能通過這種方式有所聯係,皆為緣分。

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特別感謝那些靜靜地在背後看故事的朋友,不知你們來自何方,姓甚名誰,年紀多大,即使很多朋友從來沒有在我能夠看得見的地方出現,讓我知道你們的存在,依然感激在懷。

故事在初春完成,願你們像春日裏的陽光,永遠和熙,明媚動人。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