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觀後感
在我們國家,農村人口占多數,“三農”始終是國家工作的重點。相對於其他題材的電視劇,農村題材的電視劇還是偏少。2006年9月27日,國慶節前夕播出了30集電視連續劇《鄉村愛情1》,播出後反響熱烈;兩年後,2008年2月9日,春節期間播出了41集電視連續劇《鄉村愛情2》;再隔兩年,2010年2月16日,播出了30集電視連續劇《鄉村愛情故事》。三部電視劇都是農村題材電視劇,又都安排在春節、國慶期間的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自然受到廣泛關注。這三部電視劇的編劇都是張繼,但是導演不同:第一部的導演是張惠中;第二部的導演是趙本山,執行導演是白鐵軍;第三部的總導演是趙本山,導演是徐正超。由於導演的變化,作品的風格也就有所不同。尤其是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趙本山擔任《鄉村愛情故事》的總導演之後,使該劇的喜劇色彩更為濃厚,喜劇性因素更為突出。對於電視劇來說,由於藝術形態的特殊性,很難把一部電視劇定位成“喜劇電視劇”或者“悲劇電視劇”。特別是以愛情故事為題材的長篇電視劇,即使表現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結局,由於人類的感情生活是由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等情感彙集起來的,在成為眷屬之後,接下來的故事不可能隻有樂沒有愁,就《鄉村愛情故事》而言,也表現了分居和離婚的故事情節。但是,綜觀這三部電視劇,觀眾在觀看時笑聲連連,而且都能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就是電視劇拍攝成功的標誌,其中,《鄉村愛情故事》的收視率達到了7.2%。由此說明,在我國電視劇藝術百花園中,出現了喜劇色彩濃厚的電視劇作品。對於這種電視劇現象,電視學術界應該加以研究總結。本文專門對36集電視連續劇《鄉村愛情故事》進行分析,從美學理論的視閾,進行喜劇因素的藝術研究,分析該劇的喜劇性故事情節的藝術特點和存在的不足。要說明的是,本文的樣本依據的是黑龍江電視台提供的光盤,是36集的完全版電視劇,而非在央視播出的30集版本,因此,有些論點可能不準確。
一、從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擷取喜劇素材創作電視劇故事
《鄉村愛情故事》的編劇善於從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擷取喜劇素材,創作故事。電視劇始終把鏡頭聚焦於一個普通的農村——遼寧省鐵嶺鬆山鎮象牙山村,描述普通的農家生活。這裏沒有驚心動魄的激烈鬥爭,隻有普普通通的居家生活、平平淡淡的家長裏短、悲悲切切的夫妻爭吵、熱熱鬧鬧的愛情糾葛。但是電視劇播出之後,卻能夠引起觀眾不斷的笑聲,具有濃厚的喜劇色彩。該劇的喜劇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呢?究其原因,首先與該劇的故事結構有著密切關係。
整部電視劇的故事結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從第1集到第15集為第一部分,可以歸納為“汽車風波”係列故事。講述了三條情節線和六個家庭的故事。三條情節線分別是:汽車引發的矛盾情節線;王小蒙的豆腐廠與上海清遠公司的合作情節線;象牙山莊的經營情節線。六個家庭是:謝廣坤夫婦和兒子謝永強、兒媳王小蒙的故事;劉能夫婦的故事;趙四夫婦和兒子趙玉田、兒媳劉英的故事;王長貴和媳婦謝大腳的故事;劉大腦袋和媳婦王雲的故事;王老七夫婦的故事。
第一條情節線:王小蒙買了一輛小轎車,開進村後引起了全村人的羨慕。村副主任劉能也想要一輛車,他仗著女兒懷孕在親家麵前產生的優越感,逼著女婿趙玉田出資買車。急於想抱孫子的趙四不同意買車,但是同意讓劉能舉辦一台“懷孕慶典”。謝大腳也流露出對車的羨慕,王雲就打電話給自己的姐夫鎮長齊三太,要求給在鎮裏工作的王長貴配一輛汽車,遭到拒絕。王長貴知道後對謝大腳不滿意,引起兩人的矛盾。
第二條情節線:王小蒙為了豆腐廠的發展,開始走出去,與上海清遠食品公司合作。清遠公司銷售部經理白清明一表人才,謝廣坤擔心他成為兒子和兒媳之間的“第三者”,引發了一係列矛盾。
第三條情節線:王大拿回到象牙山莊,發現山莊管理有問題,於是住下來。王大拿回山莊後,首先使一直當山莊第一把手的劉大腦袋地位降低了,感覺“鬧心”。接著,王長貴聽說王大拿回到山莊,為了核實消息是否準確,他來到山莊,見到劉大腦袋後就走了。王大拿問劉大腦袋,他來幹什麼,劉大腦袋說他想要台小汽車,這也引發了一係列矛盾。
這些情節線同時發展,故事充分展開,先是劉能想通過辦慶典多收點“隨喜錢”,沒想到謝廣坤私下在全村串聯,統一思想,全村人都去“白吃白喝”,使他損失慘重。他想了解是誰在下麵串聯,發現是謝廣坤,於是為了報複,把謝廣坤家的毛驢放走了。謝廣坤把毛驢找回來後,知道王小蒙要到上海去談判,堅持要跟著她去,在上海鬧了許多笑話。王長貴拒絕了王大拿送給他的汽車,劉大腦袋到山莊去答謝王大拿,正巧聽見了這個消息,於是他到鎮政府告劉能。第15集,經過許多曲折之後,鎮長同意由劉能主持村委會的工作。
第二部分,從第16集開始到第36集,可以歸納成“愛情故事”。電視劇采取“散點透視”的敘事方法,講述了七對夫妻的悲歡離合和三個求婚者的故事。七對夫妻是:趙玉田和劉英小兩口,因為劉英的假孕問題造成的矛盾;皮長山和謝蘭夫婦,因為謝蘭疑心皮長山有外遇而產生的矛盾;劉一水和謝小梅相互之間因為關於發展事業的理念難於溝通,而導致的夫妻離異;王長貴和謝大腳因為分居兩地而造成的感情糾葛;王香秀和李大國為了防止“第三者”插足,而主動幫助“疑似情敵”找對象;劉大腦袋和王雲夫婦,由於劉大腦袋暗戀謝大腳,而產生的矛盾;謝永強和王小蒙互相謙讓成為事業有成的恩愛夫妻。三個求婚者:王天來,他過去受過失戀的刺激,對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位”定位過高,先看不上李秋歌,幾經挫折,最後的心上人還是李秋歌;白清明,一心撲在業務上,是個“被戀愛者”,最後還是看上了陳豔秋;王大拿,看上了楊曉燕,叫劉大腦袋當“撮合人”,最後單刀直入與她交談,楊曉燕對他印象還不錯,兩人的情感前景充滿希望。這兩大部分的電視故事,都不是宏大敘事,而是具有小地方小事情、小人物小範圍、小矛盾小衝突、小情感小糾葛特點的微觀敘事,這種貼近農村現實、反映農民生活的電視劇故事情節,是尋找喜劇素材的沃土。
除了故事結構特點之外,電視劇偏重於喜劇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電視劇能夠使人笑口常開的主要原因。《鄉村愛情故事》重點刻畫了六個喜劇人物,由於他們的精彩表演,使整部電視劇始終保持著濃烈的喜劇色彩。這六個喜劇人物是:謝廣坤、劉能、趙四、劉大腦袋、王天來、王大拿。
謝廣坤是一個精明能幹、卻好麵子愛虛榮的村民。第1集,他對那些來看新車的小孩子說:“我告訴你們,你們隻管看,不能摸,你們可以往外說,聽見沒有。”第9集,他到了上海開始學說上海話,並說自己是“高管”,具體事情就交給“中層幹部王小蒙去商量”。第15集,他坐在公交車上拿出在上海照的照片,把楊曉燕說成是自己的老婆。第35集在夢話中說到楊曉燕,被老婆趕出了房間等情節,都非常可笑。
劉能作為村幹部,身上集中了許多表現較差的村幹部的許多毛病,吃拿卡要樣樣沾邊,不過他不貪汙不賭博不嫖娼,屬於常人之列,他好說大話,有點小野心,想“扶正”當村主任。對待趙四一家人,充分表現了他刻薄的一麵,雖然在第36集有了較好的表現,但是他的毛病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趙四作為劉能的親家,因為兒媳婦懷孕,對劉能就處處忍讓。他對老婆說:“其實我也不知道咋的了,現在我一碰到劉能,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我就想削他。現在是咱家劉英懷孕了,我這脾氣改了不少。要擱以前我那脾氣,就剛才,我兩腳就把他撂那疙瘩了,你信不?”在這種心態下,他處處屈從劉能,又時刻想捉弄劉能,鬧出不少笑話。趙四在鎮政府辦公樓裏麵扛著自行車,上樓下樓,進辦公室,既可笑又充分說明了他粗中有細、吃苦耐勞的性格。
劉大腦袋是個典型的喜劇人物,他貪圖享受,說話喜歡彎彎繞,故弄玄虛。他特別想當一把手。第2集,他對媳婦說:“我跟你說,自從我當上經理後,你給我設計的這小偏分啥的,往單位一站,我老自信了,我哢哢那兒指揮他們,我就感覺自己是老大,結果今天真老大一來,你說,我就亂了方寸了。”最後,在第35集,劉大腦袋還是吃了自己故弄玄虛的苦頭,被王大拿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