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集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也屬於這種結構方式。這部電視連續劇改編自曆史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故事時間跨度長,人物眾多,地域涵蓋全中國,電視劇導演依照編年體史書的時間發展順序,將84集電視劇分成五層故事結構。鑒於三國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僅列舉各集電視劇的名字,就能了解各層故事結構的情況。
第一層故事結構,群雄逐鹿,共23集。各集的名稱依次是:桃園三結義、十常侍亂政、董卓霸京師、孟德獻刀、三英戰呂布、連環計、鳳儀亭、三讓徐州、孫策立業、轅門射戟、宛城之戰、白門樓(上)、白門樓(下)、煮酒論英雄、袁曹起兵、關羽約三事、掛印封金、千裏走單騎、古城相會、孫策之死、官渡之戰(上)、官渡之戰(下)、大破袁紹。這部分講述的是東漢王朝末期,群雄並起,曹操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實際上也是表現魏國的建立過程。
第二層故事結構,赤壁鏖戰,共24集。各集名稱依次是:躍馬檀溪、劉備求賢、回馬薦諸葛、三顧茅廬、火燒博望坡、攜民渡江、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周瑜空設計、群英會、草船借箭、苦肉計、龐統獻連環、橫槊賦詩、諸葛祭風、火燒赤壁、智取南郡、力奪四郡、美人計、甘露寺、回荊州、三氣周瑜、臥龍吊孝、割須棄袍。第二部分講述了多個故事,重點表現了吳國的建立過程和劉備勢力的發展。
第三層故事結構,三足鼎立,共17集。各集的名稱依次為:張鬆獻圖、劉備入川、鳳雛落坡、義釋嚴顏、奪占西川、單刀赴會、合肥會戰、立嗣之爭、定軍山、巧取漢中、水淹七軍、走麥城、曹操之死、曹丕篡權、興兵伐吳、火燒連營、安居平五路。這個部分重點講述了蜀國建立和劉備死後,諸葛亮穩定局麵以及魏國發生的故事。
第四層故事結構,南征北戰,共13集。各集名稱為:兵渡瀘水、絕路問津、七擒孟獲、出師北伐、收薑維、司馬複出、空城退敵、司馬取印、祁山鬥智、諸葛妝神、六出祁山、火熄上方穀、秋風五丈原。重點講述諸葛亮為統一中原南北征戰,最後病逝於征戰途中的故事。
第五層故事結構,三國歸晉,共7集。各集名稱為:詐病賺曹爽、吳宮幹戈、兵困鐵籠山、司馬昭弑君、九伐中原、偷渡陰山、三分歸晉。這一部分作為第五層故事結構,講述司馬懿家族控製了魏國的政權,改國號為晉,並且最終滅掉了蜀國和吳國,統一了天下的故事。其故事結構方式就是:不同的主人公群體,雖然在不同的年代,卻是在同樣的空間裏麵發生的故事,不過這個空間的區域異常廣大,涵蓋了魏、蜀、吳三國廣大的領土。
三、《雍正王朝》的結構方式
多層故事結構電視劇的第三類結構方式:不同的主人公群體,在同樣的時間進程內,在同樣的空間中發生的故事。44集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是一部曆史題材的電視劇,這種電視劇的結構方式往往與故事的核心主人公——皇帝有關。在“宮廷戲”裏,皇帝理所當然地成為故事的核心人物,也是我所說的主人公群體中的核心人物。這部電視劇雖然命名為《雍正王朝》,實際上卻表現了康熙和雍正這兩個皇帝,因此,屬於雙層故事結構的電視劇。
從第1集到第20集,是第一層故事結構。在這20集電視劇裏,以康熙為故事的中心人物,講述了多個故事。雍正皇帝在這一層故事裏隻是四阿哥,是一個為康熙辦差的皇子,因此他不是故事體係的核心。論者將各集的故事加以簡述,就可以清楚了解到這一點。
(第1集)康熙接到快報河南黃河潰堤,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立即召集大臣議事。太子二阿哥正與康熙的嬪妃鄭春華偷歡,姍姍來遲,對康熙的問答不知所對。康熙大怒。四阿哥在戶部查清錢糧後來到,他針對國庫空虛,提出了賑災方案,太子就推薦四阿哥前往。八阿哥等人寫密信與鹽商聯係暗中掣肘。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來到揚州府後,讓田文鏡暫時代理揚州知縣賑濟災民,並收留了李衛等人。
(第2集)四阿哥籌款初見成效,離開揚州後微服巡視黃河沿線。到了江夏鎮,他們領略了劉八女莊主的霸道行為。
(第3集)康熙對四阿哥籌款賑災的成績很滿意,把他加封為“雍郡王”。康熙又決定追查戶部欠款,九阿哥、十阿哥主張八阿哥接任此差事,八阿哥巧妙地把這個差事推給四阿哥。
(第4集)康熙叫四阿哥為社稷著想,放手追款。四阿哥親自追討皇子王公的欠款,吩咐一路隨他回京的田文鏡負責追繳眾官員的欠款,引起眾人的不滿。在八阿哥的挑動下,大阿哥胤禔將太子欠款的事捅了出來。
(第5集)康熙的老臣魏東亭還不出欠款,求十三阿哥幫忙。四阿哥卻閉門不見十三阿哥,要管家傳話,叫他安分待在家,不要管閑事。魏東亭在家自殺,太子為還欠款,賣官鬻爵。十阿哥到前門賣家具,並毆打田文鏡。
(第6集)還款期限最後一日,太子突然擅自做主將還款日期延長兩年。康熙聞訊又氣憤又無奈,召集在京四品以上官員,責備四阿哥不會量情度勢,弄得不應該死的死了,該死的卻漏網了。然後把田文鏡降職為知縣。十三阿哥回府,見到江夏鎮的農民女子阿蘭,揭發她哥哥張五哥被頂罪,明日問斬。
(第7集)十三阿哥查明情況後,與四阿哥和鄔思道商量,決定將事情做大。第二天在菜市口張五哥眼看要問斬時,康熙帶十四阿哥趕到,救出了張五哥。回去後,康熙要四阿哥整頓刑部,四阿哥將自己凍病,不去整頓刑部。於是由八阿哥去整頓刑部,將劉八女和任季安收監,又連夜提審刑部主官蕭國興,誘使他供出了太子是主謀。
(第8集)康熙看到八阿哥的折子,大為震驚。他召見太子,聽到太子的一番對話後,康熙對太子完全失望了。康熙聽到八阿哥誘騙蕭國興供出太子的消息後,對八阿哥非常不滿。在圍獵時,康熙對四阿哥的二兒子弘曆的見識非常賞識。
(第9集)康熙發現了太子與鄭春華的私情,非常惱怒。十四阿哥仿照太子的手跡,交給八阿哥假借太子的名義調兵。康熙聽說太子調兵,氣暈了過去。康熙命大阿哥責問太子,將太子逼瘋。
(第10集)康熙回到京城,罷黜了太子,圈禁了十三阿哥。三阿哥揭發大阿哥對太子實施誣蠱之術,康熙把大阿哥貶為庶人,永遠圈禁在宗人府。
(第11集)康熙讓百官推薦太子候選人,八阿哥誌在必得,鄔思道暗示四阿哥不要參與競爭。
(第12集)在滿朝文武推薦八阿哥的形勢下,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卻保舉太子。退朝後,十三阿哥因為十阿哥對四阿哥和太子的詆毀,與他扭打起來,康熙趕來,解決了糾紛。十四阿哥卻當麵頂撞康熙,差點被康熙殺了,被四阿哥攔住。
(第13集)康熙最後同意太子複位,命他為監國,自己則開始第六次南巡。太子開始打擊報複,搞得怨聲載道。任伯安為救其弟,願獻出《百官行述》。太子心動,欲拉十三阿哥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