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放水(1 / 2)

() 與父親冷戰了一個星期,高考落榜的劉俊心事重重地扒完晚飯,退席站到父親劉德奎的麵前,怯怯地道:“爸,我還是不想複讀。”

劉德奎夾了顆花生米,將一盅農村家醞的穀燒一飲見底,嘖巴了下,斜睨著劉俊道:“那你想幹什麼?”

其實劉俊也沒想好做什麼,就是想到城裏去,隨口編了個理由,態度很堅決,道:“你隨便給我點錢,我去省城打工、擺攤幹什麼都行,不想窩在這裏世代麵朝黃土背朝了。”

劉德奎頭都沒抬,拿出酒壺斟滿盅,邊倒酒邊:“不行,隻要你複讀,多少錢也行。不讀的話,一個子都沒有。”

劉俊知道父親脾氣很怪,決定的事不會輕易改變,心裏感到悲哀,他理解父親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可父親卻不理解他的苦衷。

沒讀過書的父親不知道,讀書是有分的,在教育並不發達的窮鄉村一年能考取幾個大學生?哪個貧寒學子不是在學校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攻讀,誰不夢想有朝一rì鯉魚跳龍門?

可是劉俊知道自己的斤兩,已經努力過了,一本二本沒考取,就算讀個自費的三本或大專也沒什麼意思,家裏也付不起學費,再複讀一年一點意義都沒有,簡直就是浪費青hūn。

再了,時代不同了,拚爹的時代呢,現在考取大學不包分配,農村娃找不到工作還得哪裏來哪裏去,何況考取了大學又怎麼樣,清華、北大的高才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流落街頭的人不是沒有,可這些劉俊沒法與父親解釋得清,這就是代溝。

父親也是打腫臉充胖子,就父子倆相依為命,家裏一畝三分地能活下來就不錯了,真要劉俊去複讀的話,恐怕父親又得給他賣掉一頭豬交學費了。

劉俊企圖服父親,打起了親情牌,聲道:“爸,上了大學以後也要出來掙錢的,你看我去城裏先找工作,能省了幾年的學費,還可以提前多賺幾年的錢,給你買好點的酒喝,就買新聞聯播裏那個廣告的國酒茅台。”

劉德奎聽了,眉毛挑了下,仿佛看見孝順的兒子劉俊已經將國酒茅台呈到了麵前,眼睛都亮了。

劉俊以為動了父親,正有些洋洋自得,卻見父親歎了口氣,非常嚴肅的表情,滿臉的滄桑:“阿俊啊,你媽得病過世的早,你大哥不學好殺了人吃了槍子,咱劉家往上數幾代也算是出過官吃過皇糧的,你要是不讀書,哪能有出息?你要是沒出息,咱劉家就沒落了。”

父親又倒出了辛酸的血淚家史,劉俊聽N多遍了,每一次聽了心裏都不是滋味。他不想忤逆父親,但他更想早點到城裏去謀生,還好沒考上大學,要是考上了,巨額的學費從哪裏出,難道要逼得父親賣豬賣房子給人叩頭下跪四處舉債不成?

“爸,你沒錢就算了,書我是不會再讀了,農忙過後我就去江南找姑姑尋事做。”劉俊扔下一句話,轉頭回灶房給父親盛了滿滿一大瓷碗米飯,氣鼓鼓地頓在父親麵前,然後一聲不響地回到了房間,躺在床上思緒萬千。

世上的路有千萬條,並不是隻有讀書這一條,有句名言的好“條條大道通羅馬”,窩在這窮鄉僻壤整跟黃土打交道肯定是沒出息的,不是村裏也有很多年輕人到城裏打工去了嗎?隻要手腳勤快腦子靈活,劉俊他就不信在城裏不能出人頭地,早晚要讓父親過上好rì子。

知子莫如父,劉德奎也知道兒子的脾氣,劉俊象他,很倔強,決定的事八頭牛也拉不回來,父子倆為了複不複讀的事情都已經一個多星期沒一句話了,人各有誌,兒子不想讀書,逼死也沒用。

劉德奎一仰脖子,將酒倒進嘴裏,還在半空甩了甩酒盅,滴酒不剩,端起兒子盛的米飯來心裏還是挺滿足的。

兒子除了讀書不行,人還是不錯的,勤快本份,孝順不,長得高大白淨,生一幅白臉,居然一點也不象農村的娃兒,人如其名,模樣還挺俊。

不知哪陣風吹出去了,劉俊不複讀了,接二連三的就有好幾個村莊的媒婆來探口風了,什麼張三家的女兒俊俏,李四家的女兒會裁縫有手藝,王二麻子家的女兒能陪兩頭牛的嫁妝。

劉德奎想起那些笑成菊花、舌吐蓮花的媒婆來還是很快意的,家裏就算很窮,兒子就算沒考上大學,可兒子在這鄉裏鄉外的還是很有市場的嘛,不過,做老子的才不會受媒婆的蠱惑讓兒子去找這些鄉下妹子,人往高處走,劉俊最好能找個城裏的媳婦那才是給劉家的祖宗長了臉。

想到兒子不準以後能找到城裏的媳婦,那就讓兒子到城裏去闖闖看吧,兒子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讀不讀書,娃兒早晚也得出來掙錢的,劉德奎這麼一想就通了,心情還有點莫名的興奮,吃完飯,從堂屋角落裏拿出鐵鍬故意弄出聲響,朝劉俊的房間喊道:“阿俊,收拾下,我去田裏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