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粘度
粘度即通常所說的稀稠程度,它表示機油在發生相對運動時,機油層與層之間分子內摩擦力的大小。它是機油最主要的性能指標之一,也是機油分類編號的主要依據。機油粘度常用運動粘度表示。運動粘度可用一定量的機油在規定壓力下流過毛細管粘度計的時間來測量,流經的時間愈長則粘度越大。
機油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下降。不同種類的機油,這種性能差別很大。機油的這種品質通常用不同溫度下的運動粘度的比值來表征。國產機油規定了機油在50與100攝氏度時的運動粘度比的最大值。這個比值愈小,表示溫度變化時的粘度變化愈小,對發動機工作有利。粘度比值小的機油在低溫時粘度小,發動機容易起動,而當發動機溫度升高到正常溫度範圍時(機油溫度約為70~90攝氏度),粘度也不會太低,仍能保證潤滑性能。
機油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特性給使用上帶來麻煩。因為適合於夏季用的機油到冬季就會變得太稠,適合於北方用的機油在南方就嫌過稀。因此,必須按氣溫變化更換和選用機油。
2.凝點
機油的凝點是指機油在玻璃試管中完全喪失流動性的溫度。凝點是機油在低溫條件下保證流動性和過濾性的指標。
3.熱氧化安定性
熱氧化安定性是指機油在高溫時抵抗氧化的能力。發動機上用的機油,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被空氣氧化變質,生成酸性物質和瀝青等。氧化變質的機油色澤暗黑,粘度高、酸性大,最後析出膠狀沉積物,它將引起機油濾清器的堵塞,活塞環的粘結。因此,要求機油要有一定的熱氧化安定性。熱氧化安定性好的機油使用壽命長、使用中消耗少。
4.酸值和腐蝕性
酸俏表示機油中酸性物質的多少。酸值是中和1克機油中含有的酸性物質所需要的氫氧一化鉀的毫克數。因為含酸的機油不僅對零件有腐蝕作用,而且會加速機油的氧化,所以必須限製。
腐蝕性是機油對金屬表麵腐蝕作用強弱的指標。國家標準規定,用腐蝕度來評價機油的腐蝕性,它以鉛片在140攝氏度溫度下受機油和空氣間斷作用10小時所引起的重量損失作為評價指標。
5.殘炭
機油在規定條件下加熱蒸發後形成的焦炭狀殘留物即為殘炭,用重量百分數來表示。它,反映了機油傾向於產生積炭的程度以及產生積炭的多少。殘炭中的主要成分是膠質.瀝青質、遊離碳、機械雜質以及灰分等。由於積炭會引起活塞環的咬死、軸承的擦傷、機油的變質等故障,所以要求機油中殘炭愈少愈好。
6.添加劑
為了提高機油某些方麵的品質,可以加入適量的添加劑。如增加機油粘度的增粘劑;降低機油凝點的降凝劑;抗氧化、抗腐蝕的抗氧、抗腐添加劑;防止機油形成大塊膠狀沉澱的浮遊添加劑;以及改善機油多種性能的多效添加劑等。
加入添加劑後可以有針對性地改善機油性能,以適合不同的使用要求。但是,加入添加劑的量要按規定控製,否則會失得其反;另外,不同的機油不能相混,同一種添加劑對不同來源的機油的作用各不相同,某一添加劑可能對某種機油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還有,在使用有添加劑的機油時,軸承有時會生成暗色保護膜,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刮除。
二、機油的選用
機油的牌號是按運動粘度數值來表示。確定了機油的粘度,也就確定了機油的牌號。粘度越大,機油號數也越大。牌號中的數字代表粘度;“隻”代表“潤滑油”代表“柴油機”,分別為“滑”、“柴”和“汽”字漢語拚音的第一個字母。
發動機的摩擦功率,零件的磨損量,活塞環的密封性,起動阻力等都與機油粘度有關。粘度大的機油承載能力大,易於保持液體潤滑,但流動阻力大,增加了發動機的摩擦功率損失和起動阻力。低粘度的機油液體摩擦阻力小,摩擦產生的熱量少,而且在潤滑係統內循環流動快,冷卻作用也比較好,但油膜不易保持,承載能力低。因此,對機油的選用原則是:按照摩擦機件的工作條件,在保證潤滑可靠的前提下,選用低粘度的機油,這樣可使發動機的磨損降低,摩擦損失減少,尤其在冬季使用,有利於發動機起動,機件磨損小。但足低粘度的機油,高溫時在潤滑係內可能建立不起足夠的油壓,而會發生機油供應量不足的危險,並且低粘度機油蒸發快,會使機油消耗量增加。因此,夏季應選用粘度較高的機油。肖氣缸活塞副以及軸承副.等因磨損而導致間隙增大時,更應選用粘度高的機油,以保證潤滑良好。當用轉速高、間隙小、負荷輕的軸承時,應選用粘度小的機油,以保證液體潤滑可靠。
拖拉機、推土機行走係統采用國家標準08485-81汽油機潤滑油。一般夏季用機油,冬季用機油。
第四節混合油
AK-10型汽油起動機使用的燃油為汽油與機油的混合油。汽油中加機油的目的是為潤滑起動機。汽油與機油的混合比例為15:1。按規定,機油采用部頒標準SY1152-79的HC-14、HC-11柴油機機油。汽油采用國家標準GB484-77的RQ70汽油。
混合油必須按比例在加油前配製好,然後加入油箱。混合油中機油過多,難以起動,易增加氣缸的積炭,溫度升高,導致氣缸燒壞;機油太少,不能保證起動機的潤滑,會增加氣缸的磨損。
第五節齒輪油
一、齒輪油的主要使用性能
在拖拉機、推土機的變速箱和中央傳動中,靠齒輪傳遞動力。齒輪傳動的特點是接觸麵積較小,齒麵負荷很大,齒麵上的油膜易遭到破壞。另外,傳動齒輪轉速不高,齒麵上的潤滑油容易流失。又由於不是壓力強製供給潤滑油,因此,齒麵難以實現良好地液體潤滑。為了避免齒輪急劇磨損,在動力傳動係統中需要采用齒輪油潤滑。
齒輪油應當具有較好的油性。油性是指潤滑油粘附在金屬表麵,形成層堅固油膜的能力。油性愈好,齒輪傳動的磨損愈小,而且可以顯著提高拖拉機的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為了提高油性,齒輪油中加有油性添加劑。
為了能夠在齒麵上形成足夠厚度的油膜,齒輪油應當有較大的粘度。般,拖拉機、推土機傳動係內齒輪油的粘度,比發動機曲軸箱內同期使用的機油粘度大1倍以上似是,粘度也不能過大,否則會增加齒輪傳動時攪油的動力損失。特別是當溫度降低時,輪油、變得更加粘稠,會使拖拉機難以正常起動。
齒輪油的凝點愈低愈好。否則,凝點較高,當氣溫降低時,齒輪油很快就失上流動性,特別是在冬季使用時,齒輪油完全凝固,不僅影響拖拉機正常起動,而亂使加油、放油也極為困難。
二、齒輪油的選用
拖拉機、推土機使用的齒輪油,一般是以原油蒸餾後的殘油渣為原料製成的,稱為渣油型齒輪油。含有大量膠質和瀝青質,顏色墨綠或黑色,粘度較大,油性較好。國產齒輪油按100亡的運動粘度劃分牌號,有HL-20(20號),HL-30(30號)兩個牌號。牌號中“H”代表“潤滑油”,“L”代表“齒輪”,分別為“滑”和“輪”字漢語拚音的第一個字母。
拖拉機、推土機變速箱、中央傳動和最終傳動采用的齒輪油為部頒標準SY1103-77齒輪油。北方地區在冬季應當選用HL-20齒輪油,夏季選用HL-30齒輪油,南方地區可以全年選用HL-30齒輪油。
以往,國產的上述普通車用齒輪油,基本上沒有加任何添加劑,而且實際凝點都偏高,據實測為2攝氏度,不能很好滿足使用要求。七十年代以來,我國開始生產合成齒輪油。它是用製取各種機油時得到的蠟下油為原料而製成的,加有專門添劑,能在齒麵形成良好的油膜,油膜承受負荷的能力很強,而且當溫度升高時也不易破壞:另外,凝點很低(為-25攝氏度左右),使用效果較好。
不允許用發動機潤滑油和潤滑脂的混合物來代替齒輪油使用。因為這種混合物在使用時潤滑脂極易分離出來,不能保證齒輪潤滑的基本要求。另外,在嚴寒冬季使用時,也不允許往齒輪油中摻加柴油。否則,會嚴重破壞齒輪油形成油膜能力。
第六節潤滑脂
一、潤滑脂的主要使用性能
潤滑脂是粘稠的半固體膏狀物質,顏色黃褐,俗稱“黃油”。有很強的粘附能力,不易從摩擦麵上滑落或流失,在大離心力作用下也不易被完全用掉。另外,還有良好的密封、防腐和減振等使用性能。因此,潤滑脂特別適於潤滑垂直安裝的摩擦零部件、不能密封潤滑的摩擦零部件、承壓較大的摩擦零部件及不易經常添加潤滑劑的摩擦零部件等等。
潤滑脂的一個重要使用性能是耐熱性能。耐熱性能好,當溫度升高時,潤滑脂不易從摩擦麵上滑落流失。表示耐熱性能的指標是滴落點。滴落點是指潤滑脂測試時從儀器上開始滴落的溫度。潤滑脂應當在低於滴落點20~30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