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博浪沙事件後,贏政的心安穩了好多,三年時間沒敢出關中,但贏政畢竟是一個坐不住的人,三年後,他覺得應該沒什麼了事,心就又飛到了東方,於是,他再次離開鹹陽到東方遊玩。這次他來到了碣石,在碣石上刻上“贏政到此一遊”後返回。
其實,這次東方之行,遊玩是次要目的,贏政的主要目的是拜訪一位盧先生,因為傳說中這位盧先生跟海中的仙人有聯係。見到盧先生後,贏政就讓他出海,尋求仙藥。盧先生走後,贏政在海邊等啊等,等了不知多少天,簡直是望眼欲穿要放棄的時候,盧先生才回來。見到贏政,盧先生把自己的海上經曆描寫了一番,並說仙界是如何美麗動人,然後又交給贏政一本書,告訴贏政說仙人不肯賜藥,但自己把仙書抄了回來。贏政接過了讀了幾篇,但不甚明了,其中惟有一句“亡秦者胡”讓他印象深刻。他心中暗想,這胡人不就是北邊的匈奴嗎?難道他們要南下滅我華夏武林不成?於是他馬上安排少盟主贏扶蘇跟蒙恬到北方,一方麵出動出擊匈奴,一方麵加緊構造北邊防禦工事。原來趙、燕、秦三大門派在北地都建有防禦工事,但互相之間存在著一塊兩不管地帶,所匈奴中的武士經常從這些空隙地帶南下侵犯華夏武林。贏政從各個堂口征發大量弟子前往北地,由蒙恬帶領,把這些防禦工事連接成為一體,號之曰長城。這項工程耗資巨大,贏秦世家每年從全國武林中征收的保護費中,有相當部分被用在這項工程上麵。
蒙恬一邊修建長城工事,一邊還要修築從九原到雲陽的馬路,以便贏政以後視察工作,手下弟子人人累得是苦不堪言。
這期間,嶺南武林也一直不服中原武林管教,贏政又派人平定了華南武林,設置桂林堂、南海堂,象堂三個堂口。
武林太平無事,贏政的享樂思想就開始抬頭了,從碣石回鹹陽時,他把盧先生也帶了回來,並且又從江湖中找來許多術士跟盧先生一塊為自己煉仙藥,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是侯先生。盧先生對贏政說:“根據仙人的秘方,武林盟主不能總住在一個地方,並且住的地方也不能讓人知道,這樣才能得到長生藥。”於是,贏政就下令在鹹陽山莊廣築宮殿,並要求一定要把宮殿建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幾天,工匠送上了工程圖紙,贏政審核後,提出不少意見,如某處要加高,某處要加寬等。又過了幾天,工匠根據贏政的意見,做出了模型,贏政看後非常滿意,命名為阿房宮工程,並馬上安排照圖施工。
這項工程非常浩大,光是一個前殿,就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分作上下兩層,上麵一層就可以坐萬人,四麵統統建有回廊,可以環繞,廊下又非常寬大,馬車也可以在下麵行駛。又從殿下築一條甬道,直達南山,上麵都有重簷複蓋,迤邐過去,與南山相接。這麼大的工程,鹹陽山莊的人根本不夠用,於是贏政又下令從各堂征發弟子到鹹陽參加工程。這項工程橫跨渭水,其中一項重點就是渭水橋,贏政要求這座橋要修的足夠寬,橋上要能夠通行車馬。渭水河寬二百八十步,築橋已是很困難了,還要能通行車馬,難度可想而知。
整個工程按照圖紙計算,整個大概有宮殿三百多所,前後連綿三百多裏,再加上裝飾裝修,工期大概需要幾十年,而工程費用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贏政雖然在形式上消滅了其他門派,統一了武林,但武林中人並未完全對贏秦世家心服,贏政手底下有個叫淳於越的讀書人就很不服氣。淳於越本是齊門弟子,贏政一統江湖後,看他還有些才華,便帶回了鹹陽山莊安排在自己身邊。這小子仗著自己讀的書多,天天像隻蒼蠅一樣在贏政麵前唧唧歪歪,不是批評這兒做的不對,就是指點那兒做的錯了,以至於每次贏政一見到他就想撞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