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真僧最言家常話(2 / 2)

現在似乎真是羊肉的花樣年華了。而在原先,合肥以及南方一帶的人是不大吃羊肉的。但如今,羊肉館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而且生意都很好。比如說雙崗附近一個河南人開的紅燜羊肉館,每天都是食客盈門。在那兒,用藍邊碗盛,一碗十元錢,那裏的羊肉燒得很嫩,味道很足,沒有膻味,一個人往往能吃上好幾碗。再比如說安徽劇院門口的烤羊肉串,生意也出奇地好。我們單位的幾個人都吃出癮來了。

我最喜歡吃的還是“涮羊肉”。我每次去北京都要去“東來順”吃上一回。一般涮羊肉的鍋裏都放一點海蝦米以及幾片幹香菇,有的則什麼都不放,就來一點薑片。涮羊肉其實是一個很優雅的功夫活,用筷子將薄薄的羊肉挾住,放入沸湯之中,一頓,再一涮,然後提起來,蘸上一點佐料,入口即化,鮮美無比。當然,最好的羊肉據說在羊脖子之後,那一塊肉據說色如脂玉,最嫩最鮮,連生吃都有一種甜味,放在水中一涮,入口即化,連嚼都是不需要的。涮羊肉的佐料是很講究的,有芝麻醬、花生醬、豆腐乳、蝦醬、韭菜花醬等。也可以自己帶佐料。京劇名角馬連良先生每次到“東來順”都是自己帶佐料,他的佐料是什麼,誰也不知道。馬連良先生涮的方法也特別,提起筷子隻是在沸水中蘸一下,不停頓,羊肉就帶著血絲吃。這樣的吃法,是地道“老北京”的吃法。

羊肉空前火爆,我想原因主要在於:一是羊肉鮮美,比較嫩香,有活力;二是羊肉的脂肪比較好,蛋白質多,營養價值比較高;三是羊肉可以滋陰壯陽。而這些對於越來越實用的現代人來說,肯定是難以拒絕的。

冬蟲夏草

星期六,無事翻看《藥物大全》,見到“冬蟲夏草”一節,便認真地讀了下去。

我曾在雲南看到過很多冬蟲夏草,賣得很貴,說是滋陰壯陽,尤其是潤肺益腎,效果奇佳。但當地人告訴我們那都是假的,都是人造的。問他們冬蟲夏草到底是什麼,似乎都說不清楚;看,也看不出所以然。《藥物大全》介紹說,冬蟲夏草既是植物,也像是動物。它的根部是一種蟲,有著紅色的頭和嘴,還有八對整齊的腳;但頭部卻是長了一株小草出來,看起來非常神秘。冬草的成因也相當有意思———在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雪線地帶,生長著一種昆蟲,叫蟲草蝙蝠蛾,每到春季,產卵孵化並蛻皮成為如蠶一樣的幼蟲,以後便長得白白胖胖開始越冬。此時恰巧有一種叫蟲草菌的子囊孢子成熟,隨風飛揚滲入泥土,一旦遇到蟄居在土中的蝙蝠幼蟲,便自然而然地鑽入蟲體,以其為媒介,生長發育,而蟲便一個勁地掙紮,這樣爭鬥的結果,也就成了半葷半素的冬蟲夏草了。

我在想,也可能是雙方撕心裂肺爭奪的過程特別長,所以都調動全部的力量,拚死爭鬥,加上又生長在雪線之上雪地之中,一切你死我活都是在地下,耗去的能量少,所以這樣局麵下產生的東西,想必是大補了。

自然界的有些事情真是奇妙,往往都是點石成金,“無心插柳柳成蔭”,詩情畫意中,充滿著“十步一殺”。相比較而言,人類往往都是“有心栽花花不發”。這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人太功利了,總是想走捷徑達到目的。目的性太強了,反而會失去過程中的很多美麗。

我一直對於中藥中醫有著相當的興趣,原先是因為這當中有很多東西非常好玩,有著妙趣橫生的細節和故事。但中醫似乎一直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很多東西都是靠感覺,靠傳說,靠經驗,比如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現在看起來,有很多東西純粹就是“胡扯一通,信口雌黃”。

“冬蟲夏草”的形成過程就像阿加莎?克裏斯蒂的謀殺案故事,讓我看得開心無比。

傍晚在街道上散步,合肥幾乎已恢複正常了,不像前些日子,在街麵上走著,似乎都像是雄糾糾的勇士。在一家碟屋,看見有那麼多好片子寂寥地呆在那兒,不由得憐香惜玉,感覺就像一大群美女嫁不出去似的,本想再納入室,但一想,這是要犯“重婚罪”的。

不禁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