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掌聲傳來。“辛四公子果然名不虛傳。”金營二龍出水式護衛出一個金袍貴族,石雕似的臉龐上寫滿了自信,修長健碩的身體充滿了力量。
“金三太子?”
“不錯,我的漢族名字叫漢問塵,問紅塵大地誰主浮沉之意。”
“計神算出賣我!”辛棄疾歎道。
“辛四公子還是信錯了人。不過問塵很欣賞你,不知是否有幸能得公子相助?”
“棄疾已是無用之人,太子錯愛啦。”
“螻蟻尚且貪生,你今大仇得報,該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啦!南宋小朝廷不思進取,賢臣良將無用武之地,何不投入我的麾下?待南北一統一樣青史留名!你可知道我今日利用計神算,犧牲張安國布這個局隻是為了你辛棄疾一人?”
辛棄疾舉起手中的去病刃,高聲說道:“太子可見這劍鞘上的‘驅逐韃虜’四個篆字?這是先輩去病公的遺誌,棄疾須臾不敢忘懷。我是漢人,這原本是我們的地方,今日如金人能從哪裏來回哪裏去,還我河山,棄疾自當考慮為太子效力。至於死,古語雲:“死有輕如鴻毛,有重於泰山。’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大不了拚個魚死網破!”
“好豪氣!我女真最欣賞鐵錚錚坦蕩蕩的好男兒!你我二人決一勝負,你勝則可帥眾離開,你如敗了,你就留下,而你的手下仍可離開。”金太子驕傲的提出自己的方法
“好!君子一言。”辛棄疾答應了。
“就像草原上吹過的颶風永不回頭!”漢問塵傲然道。
西南大營前,金人的萬人方陣在北,賈瑞等三十七騎在南,正中漢問塵和辛棄疾相距八十步相對而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漢問塵低著頭,目光落在地上的一株小草上。辛棄疾背著手,仰頭望天,看著飄浮的白雲。金衣白袍相對而立,時間不停的流逝,兩人的影子越拖越長。
不知過了多久,辛棄疾忽然朗聲道:“太子既來中原,可知中華文明的奧意?”
“正要請教!”
“哈哈哈……”辛棄疾大笑道:“好!待我考你!”於是辛棄疾出手了!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十三劍刺出。
漢問塵一聲長嘯,揮出手中的浮沉寶刀,以草原上的刀舞對之,封出了一十三劍。
“好!”辛棄疾旋即又劈出了十五劍。
算平戎萬裏,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漢問塵的浮沉刀斬向四方,一股草原的清風撲麵而來!那是一股大地的芳香,直砍辛棄疾的麵門。
辛棄疾劍勢一轉,去病刃閃現八方,喝道:“接我的江河劍!”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漢問塵的草原刀勢消失在綿綿如長江之水的中華數千年文化之中!漢問塵大叫不好,吞沒我的刀,就能吞沒我的人,棄刀!棄刀如棄履!滔滔劍勢全被引向了那柄無助的浮沉刀。
漢問塵解放出來的雙手,化作兩團青芒,對辛棄疾發出了排山倒海的近身攻擊。颶風斬!
轉瞬間,辛棄疾放棄了剛才展開的攻勢,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劍穩穩的擋住了疾如風雷的颶風斬。
漢問塵的進攻無論如何都攻不進去,而辛棄疾手中去病刃的劍勢則越來越強!
終於,辛棄疾使出了天劍!
“天意不可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漢問塵眼睜睜的看著劍芒襲來,天大地大卻避無可避“我命休矣!”閉目等死。
可是辛棄疾的去病刃卻遲遲沒有落下。漢問塵慢慢睜開雙目,隻看到那本來光華萬道去病刃已經安靜的回鞘了。
辛棄疾俊朗的臉上浮起一絲無奈的微笑:“如果殺了你就可以收複中原還我河山,我就殺你,可惜這場戰爭不是你我二人所能左右的。我走了,你好自為之。”
漢問塵愣愣的看著辛棄疾那年輕瀟灑卻又略帶滄桑的背影,用力大喊道:“若不如意,問塵隨時歡迎閣下!”
辛棄疾和賈瑞等人在他的喊聲中遠去了。
江南好,江南可采蓮,戰事成功辛棄疾卻有一股倦意,不如歸去吧!可是當他目光掃到賈瑞馬上的張安國時,熱血又沸騰了起來。河山變色,滿目瘡痍,怎能大誌消沉?快些回去吧,我很快會帶著百萬大軍殺回來!
我們向戰火的深處奔去,為了我們的妻子兒女;
中華大地已經滿目瘡痍,我們沒什麼能再失去。
揮動我們的矛戈吧!用敵人的鮮血作我們的袍澤;
吼出我們的怒火吧!為華夏大地保留住一口正氣。
無論我們的明天是否存在,決不能屈辱的活下去;
無論我們的未來如何坎坷,都要驕傲的存在下去。
活下去,好下去,為了中華讓我們戰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