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普林斯頓的平靜生活2(3 / 3)

這就是愛因斯坦的不朽,是人世間真正的、永恒的不朽。

我的一句話感受

隻有忘卻自我,完全獻身於人類事業的人,才能永垂不朽。

【名人名言】

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獻身於一種美好事業。

——愛因斯坦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愛因斯坦

人生有些關口非狠狠地鬥一下不可,不能為了混口飯吃而蹉跎了幸福。

——巴爾紮克

人生並非充滿了玫瑰花,倒是有時路上的荊棘刺痛了你。

——巴爾紮克

人生的本質就在於運動,安謐寧靜就是死亡。

——帕斯卡

人生裏有價值的事,並不是人生的美麗,而是人生的酸苦。

——哈代

人生的道路和歸宿,不是享樂也不是憂愁。努力啊,為了每一個明天,每個明天都比今天更勝一籌。

——朗費羅

人生隻有在鬥爭中才有價值……受過痛苦,才能得到報酬。

——赫爾岑

人生至善,就是對生活樂觀,對工作愉快,對事業興奮。

——布蘭登

人生是一匹馬,輕快而健壯的馬。人,要像騎手那樣大膽而細心地駕馭它。

——海賽

人生是一個永不停息的工廠,那裏沒有懶人的位置。工作吧!創造吧!

——羅曼·羅蘭

人生不發行往返車票,一旦出發了就再也不會歸來了。

——羅曼·羅蘭

人生應為生存而食,不應為食而生存。

——富蘭克林

如果工作是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

——歌德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如果一個人隻管活一天算一天,什麼希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

——莫泊桑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燒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蕭伯納

第七節 名人年譜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愛因斯坦出生。

1880年愛因斯坦一家遷居慕尼黑。

1884年愛因斯坦對袖珍羅盤著迷。進公立小學讀書。

1888年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

1894年全家遷往意大利米蘭。

1895年10月轉學到瑞士阿勞州立中學。寫了第一篇科學論文。

1896年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10月進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師範係學習物理。

1900年8月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

1902年2月到伯爾尼等待工作。和索洛文、哈比希特創建“奧林匹亞科學院”。6月受聘為伯爾尼瑞士專利局的試用三級技術員。6月完成第三篇論文《關於熱平衡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運動論》,提出熱力學的統計理論。10月父病故。

1903年1月與米列娃結婚。

1905年3~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9月提出質能相當關係。

1909年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1年3月任布拉格德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1912年10月回瑞士,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1914年4月6日從蘇黎世遷居到柏林。

1919年1~3月在蘇黎世講學。2月同米列娃離婚。

1922年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愛因斯坦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1924年12月取得最後一個重大發現,從統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的論證。此時,還發現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1939年8月2日在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

1940年5月15日發表《關於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5月22日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

1946年5月發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擔任主席。接受黑人林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寫長篇《自述》,回顧一生在科學上探索的道路。

1950年2月13日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3月18日在遺囑上簽字蓋章。4月發表《關於廣義引力論》。文集《晚年集》出版。

1952年發表《相對論和空間問題》《關於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

1954年完成《非對稱的相對論性理論》。

1955年4月18日1時25分在醫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