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案在瞬間就發生了。看著偃臥在床上的血淋淋的屍體,稍稍冷靜了一下,馬光憑就將胡某的屍體移到他家後麵很隱蔽的一個炭房裏。
在隨後的幾個小時裏,馬光憑一個人呆在家裏,這期間,他沒有想到報案。夜幕降臨後,他打電話叫來了住在農機中心家屬樓的父親。當聽說兒子殺死兒媳的事後,馬父本能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勸兒子趕快去投案自首。已深思熟慮的馬光憑堅決不幹,他反勸父親,如果自己去投案,必死無疑,丟下父親和70多歲的奶奶,還有7歲的兒子怎麼辦。和天下許多愛子心切的父親一樣,馬父看著兒子的可憐相,想著他家三代單傳的艱辛,終於被兒子說動了心。於是,父子倆煞費苦心,合謀良久,設想了拋屍六盤山的計劃。
當天晚上11時許,馬父以給老母看病為由,與地區農機公司領導聯係,經其同意後,由馬光憑將小車開出,停放在平涼市糧食局家屬樓大門口。8月1日淩晨2時許,在夜幕的掩護下,馬氏父子將胡某的屍體抬到小車上。經常出遠門、熟知路徑的馬光憑驅車開進崆峒後峽,經涇源、出什字,躲過平涼、蒿店兩處收費站電子鏡的監視,來到六盤山原盤山公路一個轉彎處,父子二人抬著胡某的屍體扔到路基下。由於胡某身體胖,扔不遠,馬父不得不下去又拖了一下,於是在草坡上留下了4米長的壓痕。
遠處公路上不時有車燈閃爍而過。
拋屍後,馬氏父子慌忙地駕車沿原路返回了平涼。
第二天,馬氏父子共同商定了《尋人啟事》的內容;第三天,馬光憑開車拉公司經理上蘭州開會,臨走,囑咐其父伺機報案。
頗有戲劇意味的是,馬氏父子精心“創意”的《尋人啟事》中所提到的太陽鏡、涼帽、棕色皮包、戒指等物,馬光憑上蘭州時帶在車上,準備伺機銷毀。隻因在蘭州期間沒有找到機會,8月4日他回平涼到固原,發覺警方的懷疑,遂指使其父去取“包”,於是演出了8月7日下午3時馬父坐出租車守候在六盤山隧道口等車取“包”的一段小插曲。
僅僅用了6天時間,一起無名女屍案就成功偵破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報社同事,也是文友景顥一同坐火車到固原縣公安局采訪這起案件的時候,還了解到一些體現我們公安人員頑強作戰、高度負責精神的細節。
比如,為了保證破案,固原縣公安局把局長乘坐的兩輛小車抽了出來,專門用於破案。
突擊審訊期間,南克軍、毛玉山和謝新立兩天兩夜沒合一眼。
為了找到證據,8月4日夜,南克軍、毛玉山兩個人對平涼八裏橋、固原蒿店兩個收費站7月31日夜的6盤錄相資料帶仔細地查看了一遍,直看到第二天早上日出東方。
為了找到凶器——磨石,8月5日下午,毛玉山隊長親自到平涼市盤旋東路二中橋下的臭水溝裏,挽起褲管,用手依次摸了半個多小時,終於找到了磨石,為破案解開了很重要的一個“結”。
2001年4月10日,平涼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判處犯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馬光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處犯包庇罪的馬光憑的父親有期徒刑3年。
沒過多久,在平涼地、市政法機關召開的捕判大會上,馬光憑被押赴刑場槍決。
人們不難看出,這是典型的由家庭瑣事演化成的一起惡性殺人案,它對世人的警示應該是十分深刻的:
一、在家庭生活中,夫婦雙方為了家長裏短發生矛盾本屬正常,但千萬不要以過激的言辭羞辱對方,更不可針尖對麥芒,甚至拳腳相加,以防小事釀成大禍。
二、父愛子乃人之常情,但麵對情、理、法,一定要掂量輕重,且不可以情試法,為圖救子反而害子害己,落得個家破人亡的可悲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