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把辛勤工作當成一種生活(3 / 3)

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動的地方,都有我們人類應盡的職責,職責和義務與人們的生活是不可分離的。

持久而良好的職責觀念是每個人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品德,也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因為每一個高姿態的人都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職責觀念來支撐。沒有持久的職責觀念,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種各樣的引誘麵前把握不住自己。而一旦一個人真正具有了牢固而持久的職責觀念,最軟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在逆境中會勇氣倍增,在引誘麵前能不為所動。

傑邁遜夫人說:“職責是把整個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黏合劑。如果沒有職責這種黏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愛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難以持久。這樣的話,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歎。”

職責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源於人類的自愛,這種人之自愛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職責並非人們的一種思想感情,而是人的生命的主導原則,這一原則貫穿在人類的全部行為和活動之中,受製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誌。

一個人的道德良心體現在他所履行的職責之中。如果沒有道德良心來對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加以規範的話,那些才智逼人的天才之士也完全可能誤入歧途,變得一無是處。隻有道德良心才能匡正一個人的行為,隻有一個人自己的意誌才能使他自己變得誠實和正直。

因此,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它使人們的行為端正、思想高尚、信仰正確、生活美好,隻有在良心的強烈影響之下,一個人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發揚光大。

沒有堅強意誌的支持,良心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任何人的意誌都可以在正道與邪道之間自由選擇,但如果沒有與之相應的決定性的行動,任何選擇都是純意識上的,不會產生任何現實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的職責觀念很強,行為過程又十分明晰的話,在良心支撐下的頑強的意誌就會促使他沿著既定的方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地去達到自己的目的。萬一最終失敗了,人們也可以因為自己盡了職責而問心無愧。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完成自己的職責。隻有職責才是真實的,除了完成生活的職責,世界上再也不存在任何真正的行動。

境界談

職責是生活的最高目標和目的,在一切快樂中,最真正的快樂來源於生活職責業已完成的意識。而且,這種快樂是最令人滿足的,是最不可能讓人後悔和失望的。

不斷學習,提高能力

摩托羅拉大學大力倡導嚴密、高效率和主動進取的文化。摩托羅拉大學校長威廉姆·A·威根豪恩說:“我們是統一行動的隊伍。”

為鼓勵員工重返學校的培訓計劃,摩托羅拉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譬如:掌握一門新技術可以使員工有資格晉升。

為使培訓課程具有趣味性,課堂上的許多問題來自摩托羅拉公司的實踐;教師采用生動的教學方式,落後生還可以得到教師的單獨輔導。如果有些員工仍達不到應有的要求,他們就可能被降級。

實際上,課堂教學不僅是摩托羅拉公司培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現場操作”或實習。

由此可見,企業培訓工作可使員工從各方麵都受益匪淺。因此,企業員工要抓住企業培訓這一契機,學習各種知識,不斷提高充實自己。雖然別的公司的培訓也許不如摩托羅拉正規和嚴格,但是目前很多企業都已看到企業培訓的好處,在今後發展趨勢中,他們一定會越來越重視該項工作。

有位公司老板就曾深有感觸地說:“目前和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化,不僅使知識在企業中日趨重要,而且使培訓成為一種日常活動。”所以,企業員工要想成為老板欣賞的人,就必須重視企業的培訓工作,並給予積極的配合。因為企業培訓的目的就是要使員工成為知識豐富、業務熟練、敬業愛崗的人,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並借此增進員工之間的團結精神及相互間的依賴關係,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並對員工進行實際的為人處世教育。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已不再被認為是上學時的事,學習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已經沒有時間的分隔、人員的界定和學習場所的限製,學習已變成了終身的事情,人們必須隨時隨地地學習,因此學習能力的提高遠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吾日必三省自身”,說這是他之所以成功的秘訣,這就是自省。人們在各種活動中必須要經常自省,審視自己。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在對事物進行歸因時,通常是把積極的結果歸因於自己,把消極的結果歸因於情境。如果這樣,你很難做到主動、積極、公正地審視自己。

因此,我們要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就必須要勇敢、主動、客觀地反省自身情緒、思維及能力,準確評估組織及客觀世界,勇於打破舊的格局,創建新的發展要素。

境界談

正如狄更斯所言,“不論我們多麼盲目和懷有多深的偏見,隻要我們有勇氣選擇,我們就有徹底改變自己的力量。”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樣。

生活就是辛勤工作

老老實實地幹自己的事情,會激活人身上內在的活力,使人更加熱愛生活。

才能和本領隻會屬於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權力和榮耀也隻會屬於那些埋頭苦幹的人;那些無所事事的人總是無能之輩。

正是那些十分勤勞和努力的人們在管理、統治這個世界。沒有哪一個著名的政治家不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

路易十四認為“國王隻有辛勤勞動才能管理好國家”。英國著名政治家、曆史學家克拉倫登在講到英國國會領袖之一、稅務專家漢普登時說:“他是一個十分勤勉的人,即使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也壓不倒他,他總是把最重的擔子壓在自己身上,他總是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去盡職盡責,懶惰、閑散在他身上都不見蹤影。”

麵對極為繁重的工作,漢普登從不抱怨。有一次,他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的生活就是辛勤工作,幾年來,我一直盡力為國家、為國王恪盡職守,盡心盡力,不敢稍懈……我無法來孝敬自己親愛的父母親,甚至連寫一封信的時間都沒有。”事實上,英倫三島共和國的所有政治家都是埋頭苦幹的人,他們的敬業精神,他們的奉獻精神實在令人感動。克拉倫登自己也是一個這樣的人,無論在辦公時間還是在閑暇時間,他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不稍鬆懈。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許多著名人物在工作中都充滿活力,他們以常人罕見的激情和熱情投入工作,為自己執著追求的事業獻身。

在廢除穀物法的運動中,英國政治家、下院議員科布登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說:“自己像一匹馬一樣,狂奔不已,沒有片刻休息。”

英國的布萊漢姆勳爵是有名的工作起來就不要命的人,他充滿著無限的工作熱情,總有使不完的精力,無論什麼事情,不幹則已,一幹起來,他就非達到目的不可。他這種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

帕默斯頓勳爵也是這樣,到了老年,他非但沒有減退自己的工作熱情,而且比青壯年時期更加賣力。他永遠保持著風趣幽默的特色,始終對工作充滿火一般的激情,工作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他常常說,一到辦公室看到有許多事情要做,他就感到無限欣慰。工作就是健康,工作使人充實,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有一位哲學家甚至認為正因為人們空虛、無聊,人們才變得無比殘忍、缺乏人性。為了使自己逃避無聊和空虛,他自己總是積極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人類進步事業中去。

境界談

多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老老實實地幹自己的事情,這隻會激活人身上內在的活力,隻會使人增長才幹,更加熱愛生活。無論在什麼時候,人們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原則。

工作是人生快樂的源泉

如果將工作視為義務,人生就成了地獄;如將工作視為樂趣,人生就成了樂園。

鬆下幸之助在《路是無限的寬廣》中寫道:“工作就是生活的中心。”的確,工作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年幼時求學,為的是更好地工作,青年時自然要工作,老年時雖然退了休,可許多人不還是壯心不已,在發揮餘熱嗎?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了工作,生活就失去了樂趣,在他們眼裏,工作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痛苦。正如哥裏基所說:“如果將工作視為是義務,人生就成了地獄;如將工作視為是樂趣,人生就成為樂園。”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屋後去吧。”

乞丐生氣地說:“我隻有一隻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願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並不生氣,俯身搬起磚來。她故意用一隻手搬了一趟,說:“你看,並不是非要兩隻手才能幹活。我能幹,你為什麼不能幹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終於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隻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4個小時才把磚搬完,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發被汗水濡濕了,歪貼在額頭上。

婦人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婦人又遞給乞丐20元錢,乞丐接過錢,感激地說了聲:“謝謝你。”

婦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啊!”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留給我作個紀念吧。”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過了很多天,又有一個乞丐來這裏乞討,那婦人又讓他把以前搬到屋後的磚搬到屋前去,可乞丐卻以身體有殘疾,不能勞動為由,拒絕了婦人的要求,不屑地走開了。

婦人的孩子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讓那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為何這次你又讓這人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呢?”

母親對他說:“磚放在屋前屋後都一樣,可搬與不搬對他們卻不一樣。”

若幹年後,一個很體麵的人來到這個庭院,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這個人是一隻手。他俯下身,對坐在院中的已有些老態的女主人說:“如果沒有你,我還是個乞丐,可現在我成了公司的董事長。”

老婦人隻是淡淡地對他說:“這是你自己幹出來的。”

乞丐如以殘疾為由,以乞討度日,不肯勞動,那他便會永遠活在地獄裏,不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婦人是偉大的,她不僅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且還教會了乞丐做人,讓他明白,工作如此幸福,勞動比什麼都快樂,是她成就了乞丐。

境界談

工作是快樂的源泉,它能使人忘卻悲哀,獲得平和充實的幸福感。當你陷入苦難和悲哀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時,你可以找點事做,比如去拖地、去劈柴等等,不管做什麼,隻要你把心放在工作上,就會忘掉不快,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