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韋爾奇幹脆給他一個建議:“我要你做的,就是休假1個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來時,變得就像剛接下這個職位,而不是已經做了4年。”
事情的發展果真如此,那位主管回來後精神煥發,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部門效益也明顯提高了。韋爾奇通過這種措施,不但使各部門員工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用飽滿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又大大地節約了時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任何情形之下,你都不可以對工作產生厭惡感。這是最壞的事。若你為環境所迫,隻能做些無趣的工作,你也要努力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樂趣、意義來。要知道隻要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工作,不可能是完全無意義的。這由你對待工作的精神狀態好壞而定。良好的精神,會使一切工作都成為有意義、有趣味的工作。
若你認為你的工作是乏味的,那你厭惡的心理、厭倦的念頭就會導致你的失敗。樂觀的、積極的、熱忱的心理,才是吸引成功與幸福的磁石。
無論什麼工作,隻要是為社會所尊崇的,都具有無上的神聖性。隻要是有利於人類的工作,都不是卑賤的、可恥的。隻要聚精會神,工作上的厭惡、痛苦的感覺,就會消失。不明白這個秘訣的人,也不會懂得獲得成功與幸福的方法。
卡耐基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從工作中找出樂趣,那不是工作本身枯燥的緣故,而是他自己不懂得工作的藝術。”
那真是一句至理名言:一個人對於工作感到沒有興趣或苦悶,都是由於他自己的緣故,並不是工作本身所造成的。
人生下來就要去做一名競爭的選手。當你加入這種盛大的競賽中,你的對手到處都是,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競爭的項目。
境界談
應該把生活、事業看做是一種永遠的戰鬥,每天都要克服種種困難,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能看見勝利的機會,它們隨時能讓你獲取勝利,隻要你不放棄競賽的權利!
萬丈高樓平地起
事實上,“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事業都要從基層做起。一個人要想搞懂一門生意最好從底層起步,當他往上升的時候,才會搞清整個工作程序。洛克菲勒年輕時的經曆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洛克菲勒去一家公司參加求職麵試時,一位人事官員問他:“你想找個什麼樣的工作?”
“我要你們所有的工作中薪水最低的工作。我急需要一份工作。”洛克菲勒說。
“來吧,我們雇傭你了。”
洛克菲勒十分高興。他感到這是他生活中的低潮階段,他無業、無家,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孤苦伶仃。他感到需要一個起點,甚至是最底層的一個起點。
第二天一早,他去上班,被安排在組裝線上。他的工作是將帶著銅鉚釘的帶子纏繞在鐵環上。那時公司正在為陸軍製造機車手提燈。他的薪水是每小時20美分。
他發現手工勞動有趣而令人滿意。這一工作對他並不難。然而,頭一天在組裝線上,釘鉚釘時錘子就把他的手重重地砸青了。他很擔心這一事故對工作造成不便,在得到了老板許可後在下班後繼續留下來,研究出一個能用受傷手指工作的辦法。
他在車間裏尋找,終於找到了他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他製造了一個木頭節子,它能把鉚釘固定住,可以毫不費力地做他的工作。
第二天他很早起來就去試用他新製的工具。他在其他工人到來之前開始做工。驚人的成功!這個木節子能固定住鉚釘,不用他的手去扶,如同多了一隻手,這樣他能比原先用手扶的方法做更多的活。老板誇獎了他的新改進。
有了這個木節子,他的工作速度比原先加快了1倍。有了剩餘時間,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工作,被委以一大堆雜務。他幫助組裝線上的婦女調整工作台的高度,她們幹得順手,也提高了效率。他在任何可能的環節中協助他的老板。他總是來得很早,下班後也留下幫助清理整頓,為第二天做準備。這是份不錯的工作,滿足了他當時的需求。
公司裏的人對他就像對自己家裏人一樣。有一次他結識了奧林·哈維——公司的采購員。一天哈維問他:“你為公司工作感覺如何?”
“不錯。”洛克菲勒說,“但我對釘鉚釘有點煩了。我想找點更具挑戰性的事情做,我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
“你願不願意到采購部門做一個訂貨員?約翰。”哈維問。他解釋了訂貨員的職責,並說“借此你可以了解到整個公司的生產程序”,他強調說,“所有生產成品所需的材料都要經過訂貨員這一程序。”洛克菲勒當然願意。
他個人的努力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被認可並被獎勵。一年之內,從每小時薪金20美分的組裝線工人升到了采購部,繼而又被提升為燈光部門的經理助理,這以後不久,他被任命為工業關係部主任。
這些經曆讓他認識到,沒有內部關係和推薦,一個人仍可以從最底層幹起,一點一點地獲得成功。洛克菲勒認為這是搞清一門生意的基礎的最好途徑,並能使他獲得在這一領域裏發展所需的必要的自信。
洛克菲勒對初涉社會的年輕兒子說:“你在現階段進入我們的公司,至少還需要5~10年的學習。要成為熟練的經營人員,就必須勤學不倦。不過,為考試而一味埋頭苦學是不可取的,是不值得表揚的。每月的得失統計表隻會反映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及格還是落伍。你想熟練掌握我們的經營方法,至少要花去5年的時間,熟悉顧客、工作場地、從業人員、經營陣容、外部力量的調整、內部力量的整合。到了這一階段,你就可以享受高級轎車、輕鬆的旅行和豪華的餐廳了。”
境界談
要建好高樓大廈,必須打好地基;要當數學家,必須從1+1學起;要寫好作文,必須從一句話、一個字練起;大海雖大,也是由一滴一滴的水組成的;長城雖長,也是由一塊一塊磚組成的。不論做什麼,都要打好基礎,才能做出成績。“沒學會走,就想跑,那樣很容易摔跟頭。”
人生在世,要有一技在身
老話講:藝多不壓身,吹拉彈唱都會,就會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得更出色。
人們常說“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話想必永遠不會過時。無論你是上九流之人還是下九流之輩,隻要你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有所專長,精通脊髓,那麼你肯定就是此行業的一代宗師了。
《莊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
一個是廚房夥計,一個是匠人,廚房夥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兩人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動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被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19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兒鋒利。此時你看他提刀而立,悠然自得,又仔細地把刀擦淨,收好。那神氣,就如同優雅的西班牙鬥牛士。
再看匠石,也許是木匠,也許是石匠,也許是木石活兒都做。他的技藝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讓匠人削掉。那白灰薄如蟬翼,匠人揮斧生風,削灰而不傷郢人的鼻子。
古人講,凡是掌握了一門技藝,無論是做什麼的,都可以成名。隻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自立。的確是如此。過去老人總對年輕人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薄技在身。”這是最平凡最實在的真理。一個殘疾青年,學會電腦打字,便辦起了小打字社,交活兒及時,打的質量又高,連一些著名作家也慕名而來,讓他打文稿。幾個下崗大嫂,都是做飯行家,一核計,總不能老靠一點兒救濟金度日,於是辦起了“嫂子餃子館”,賣的餃子薄皮大餡,服務熱情,很快就興隆起來。和他們相比,無技之人的確是最苦。別說揚名,自立都很困難。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沒有真本領,很難在世上立足。
有些人瞧不起技藝,總想做大事。做大事是可以的,比如當總經理、從政做官、做科學家、理論家等。一是要真有那份才能,也要有機遇;二是就是做大事,也常常離不開靠技藝做小事打基礎。這個基礎,包括鍛煉你的實踐能力,包括鍛煉你的意誌,也包括對基層實際的體察。有時一技在身,也能助你成就大事。
許多原被人視為“雕蟲小技”的技藝,今天卻有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產業。這種情況應當為有為青年注意,在其中尋找成功的機遇。
境界談
人生在世,能有一技在身,就起碼有了安身吃飯的本錢,如果技藝精湛,就會更有作為。能多掌握幾手更好。雖說多技者多勞,但多勞多得,也不是什麼壞事。老話講:技多不壓身,吹拉彈唱都會,就會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得更出色。
隻有主動工作,才能抓住機會
環境怎樣是好,怎樣是壞?標準並不在環境本身,而在於人如何自處。如果置身於環境中,不迷失自己,保持積極主動的工作精神,即使惡劣環境也能轉變為好環境;反之,再好的環境也不會使你成功。
李小姐失業後,向她的朋友講述自己的經曆:她的第一任老板是個嚴厲的人,那時她剛畢業,對公司的業務一點也不熟悉,老板給她一大堆工作,拚命地找她工作裏的失誤之處,並且看她不順眼,千方百計想在試用期滿之前讓她走人。
第二任老板是中年人,他作風開明,有親和力,她在那裏工作很順利。可是,後來不知為什麼,他開始慢慢地變得愛找她的麻煩了,最後竟為了一個小小的失誤,炒了她魷魚!聽她傾訴的朋友,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那就是她消極被動的工作習慣。
她在做第一份工作時,因為沒有經驗,工作做得漏洞百出,但真正讓老板生氣的不是她的失誤,而是她的工作態度:交代一樣做一樣,從不主動去學習,能躲過去的就不做,遇到困難就放棄。而她在做第二份工作時,老板起初是很看好她,因為交給她的任務完成得都不錯。一段時間後,她開始盲目滿足,工作對她來說成了混飯吃,她根本就不想再付出努力,老板發現後就讓她走人。以後的經曆也都是這樣的,她從不主動工作,總是帶著消極的工作習慣,她也隻好一份又一份地換工作了。
這個女孩認為自己倒黴,卻沒有找到令她“倒黴”的真正原因,她還不明白老板為何對她不滿。因為她不主動工作,態度消極,這樣的員工自然不被老板所喜歡,而且她這樣做也隻能把原來對自己有利的環境轉變成老板找碴兒的不利環境。在這樣的態度下工作,她也不會取得什麼成就的。
境界談
世界上懶惰的人已經夠多了,我們需要更多主動積極的人,更多關注世界光明麵的人,懶惰隻會使我們心灰意懶、怨天尤人。
盡可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尊卑貴賤、男女老少,都隻是一名普通的服務員,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利用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手段和能力來履行自己的職責。
職責貫穿於每一個人的一生。從我們來到人世間一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對上司的職責和義務,對下級的職責和義務以及對同事的職責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