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國宏觀經濟解讀:直麵不確定性(1 / 3)

張仲梁

進入2013年下半年,中國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得以發布:2013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體呈現低速增長態勢,二季度進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率為7.6%,增速持續低於預期;全國公共財政收入68591億元,同比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多項經濟指標低於市場預期,我國經濟總體表現不盡理想。

市場預期沒有效力,或者說,市場預期不準確正成為常態。市場預期往往是國家編製經濟發展計劃的重要依據,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市場預期的波動,反映出我國經濟正在轉型中的不確定性。因此,深刻地理解我國經濟的不確定性,有利於我們直麵經濟轉型中的方方麵麵,進一步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一、何謂不確定性

所謂不確定性,簡言之,就是人們無法預料和難以測度的變化。從信息的視角出發,可以將不確定性的表現形式區分為兩種類型:信息不足和信息過量。

信息不足,是指人們難以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即獲得信息的時效、數量和質量與需求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雖然我們當下正生活在大數據時代,可獲取的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長,但在經濟總量越來越龐大、經濟結構越來越複雜、內外環境變化越來越快捷、影響發展的相關因素越來越多的情景下,從海量信息中甄別選擇出的有效信息卻是有限的。近期進出口數據的“過山車”現象,還有市場對統計數據的不信任和質疑,就從側麵證明了這一點,即海量信息的存在並不等於有價值信息的存在。

信息過量,是指人們所接受的信息超過處理能力。在某種意義上,經濟是一個包含著無數個相互關聯變量的函數,在每個變量的背後,都是驚人的信息量。單純從統計學的技術上去分析數據的相關關係,隻會獲得更多的虛假相關性,對真正解決問題反而起著誤導作用。盡管擁有更多的信息是世人長久以來的夢想,但如何獲取有效的信息卻成為眼前更亟須關注的議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稱為“信息時代”而不是“知識時代”,正說明了信息處理能力才是解讀經濟不確定性的關鍵。

當下,我國經濟信息不足和信息過量的情況並存,可以推斷,我國經濟正處在一個不確定性加劇的過程中。如何準確地預期經濟、減少市場的不確定性,需要我們理解不確定性的具體表現。

二、不確定性的四個層麵

經濟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世界經濟環境、我國宏觀調控、內需驅動和市場信心四個方麵。

(一)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深受全球經濟的影響。然而全球經濟當下正麵臨著更多重的風險因素,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從聯合國與世界銀行對世界經濟趨勢大相徑庭的預測中可以得到印證。根據2013年5月23日聯合國發布的《201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世界經濟麵臨的下行風險尚未完全消失,全球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低迷狀態;而根據2013年6月12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2013年全球經濟將緩速增長,盡管歐元區經濟將繼續收縮,但發達經濟體麵臨的增長風險已經緩解,增長趨向堅挺。這種差別當然還有數據或者模型的選擇以及研究者視角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經濟仍處於持續複蘇的關鍵時期,不確定性風險仍困擾著全球經濟。

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還體現為主要經濟體的走勢不確定性:一是歐債危機長期化趨勢明顯,歐洲各國短期經濟前景堪憂;二是美國經濟複蘇仍需有效刺激,2013年5月美國的失業率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至7.6%;三是日本經濟回暖和改革進程均較為緩慢;四是新興經濟體如中國紛紛麵臨著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速放緩。

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使得中國經濟麵臨的外部經濟環境更加複雜嚴峻、充滿風險。我國經濟一直依賴出口拉動增長,而在全球宏觀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各國更加注重保護本國市場,中國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靶心。我國光伏產業的興衰便是我國行業遭遇世界經濟風險的例證。中國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的代表,曾經大力拓展全球市場,但2012年11月7日美國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矽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緊接著,2013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嚴重依賴於出口的我國光伏產業在遭遇此“雙反”政策後,不少公司倒閉,整個行業深陷蕭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