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風水在理氣的基礎上,還須視其巒頭能否合用。玄空講究理氣與巒頭相結合,亦稱形理兼顧。若能形理兼顧,才能正確地運用玄空風水。若呆執一理,隻講理氣而不談形巒或隻重形巒而不顧理氣,必如盲人摸象,空談風水。
在前麵章節裏我們已經學會了玄空風水理氣方麵的知識,在本章裏,我們繼續來學習玄空學中形學方麵的內容。玄空學的形學主要分兩大類,即山龍與水龍。山龍一般在高山群立的山區裏運用較多,而都市裏形學主要以水龍為主。都市裏水龍的分布亦可簡稱為水法,在陽宅的論斷上是水重於山。
因本書介紹的內容主要是以陽宅為主,所以對形學方麵的介紹亦以水龍為主,而在山龍方麵的知識我們隻作一個大概性的介紹,並不詳述。
第一節 陽宅山與水概念
在玄空風水裏,我們定好某房的坐向,中宮立極後,便可以起飛星盤。星盤裏可以分為山盤、向盤、運盤、地盤。而山盤與向盤在形態上各有其所指。巒頭中與山盤相對應的是山,與向盤相對應的是水。
一、山的概念
在玄空風水裏山具體指的是高山及建築物,總體來言高一寸即是山。如果詳細來講大至高山、大樓、銀行、飯店、郵局、書亭等一係列建築群體,小至居室裏電視櫃、冰箱、飯桌、臥床、書桌等等,均可視為山。
先前我們講巒頭中的山與理氣星盤中的山盤要相對應,指的是形巒兼顧的意思。具體而言是講觀察星盤中山盤飛星的分布與巒頭中的山是否相配合。當山盤生旺星曜分布的宮位裏有形態良好的山或建築物出現,此即為相對應為吉。相反山盤衰敗的星曜宮位內出現山或生旺星曜(飛星)宮位內無山皆為不對應不吉。
星盤中的山盤與巒頭中的山相配合,則使此二者相配合的宮位更能聚氣。山盤星曜生旺宮位內能蓄氣,但一定要參看巒頭。若此宮位內無山無建築物,一片空蕩,或甚至有水路衝散,理氣雖佳,實則亦不宜取用,用之則犯山星下水凶。
前幾年筆者在上海曾看一子山午向七運樓,是雙星會坐的格局。不巧坐後就是一條輕軌每日車來車去,雖有會坐之雙星,山星到山而無山,兼又被水路衝散,收不到氣。而坐山宮位內向星見水路,應以吉斷,但水路(輕軌)流行速度實則太快,而且直來直去,根本就是無吉可言。故此大廈不必看其室內分布,即不可長期取用。此言雖言山星舉例,但亦略談及水法。
二、巒頭中水的概念
玄空風水中水的概念是以低一寸即為水,一般來說水路是指河流、湖泊,而在城市裏所指的是馬路,馬路相當於河道,而車輛相當於水,故可知車輛眾多的馬路為主流,而車輛稀少的馬路為支流。主流支流的區分並非以馬路的規模來衡量,而是以車輛的多寡及行駛的快慢而定。
水在室外指的是河道或馬路,而在室內水可代表通道與門路,包括室內管道、空調的出氣口、電梯口等等。
水路好比是運輸管道,所以門路宜開在向盤生旺之星的宮位內則能使生旺之氣流通全局。但若此宮位不能與實際環境相配合,向星生旺的宮位內見山形,則向星雖有若無,犯上山之凶。所以山、水都須符合形巒兼顧之理。如向盤生旺之星宮位內無形勢良好的水勢,甚至無水,或者無水而見山,皆為不合局。
在陽宅選址中第一個要素就是水法,水法就是河流及馬路的分布情況。分布上佳的河流或馬路,再配合先天排龍及後天安星才是稱得上好風水的房子。若水法不合格,縱排得吉龍,後天立向無誤,亦不能長久地發福。因此可知水法乃陽宅擇居的第一要素,不可不重視。
以上我們了解了山與水在陽宅裏的概念,此兩種概念不難理解,本書前麵內容也有提及。在此反複重申之目的,在於提醒大家,玄空風水學乃重形理兼顧,並非言理氣而不重巒頭。
第二節 形態與五行
玄空風水在陽宅的推斷上不但要注重形理兼顧,在符合形理兼顧的基礎上還須注意外六事的形與飛星的五行是否配合、周圍建築物的形態是否完美這兩個因素。因為形理兼顧隻是一個大原則,若形理之間的五行配合不宜,形態怪異仍然會影響飛星的組合產生的克應,不良的形態及五行會導致星曜的克應呈凶性。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建築物形態上的五行之所屬。在此不妨先說一句古訣,《青囊三字經》在星巒一節裏開頭一句便是“方尖圓,動直行”,此句將靜態及動態的五行形態皆以說明。
“方尖圓”即是說方形為土,尖形為金,圓形為水,上句易理解,而下句“動直行”較為難解。其實下句言五行之動態,因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動靜之分,土、金、水為靜態,而木、火則為動態。故“動直行”所指的是木與火型。
土為方形,而木宜是方形,此二者之區別在於木型的建築物高度要比土型高出許多,當然這當中還有一個最需注意的地方就是木型建築物的高度比其寬與長均要大出很多,一般來說高度翻倍即是木型。若高、長、寬三者長度相差不大即為土型。所以木型與土型的區別是在於其高、長、寬相比較而不光在於其絕對高度上。
尖為金,而火宜是尖形,不過此兩者亦有區別,金型的尖是靜態的尖,而火型的尖是動態的尖。舉一例即能說明此二者區別,中國古代的金字頂房屋便是金型,而教堂便是火型,因教堂之尖有動態,寓意上達天堂。金型與火型之區別不但要在建築物頂端成尖形的角度作比較(一般來說三角形中的銳角便是火型,鈍角便是金型),而且要在其高度上作比較,若三四層樓高的有尖形頂要注意區別是金型或火型,若有10幾層或者20層樓高有尖形頂出現,那肯定是火型,必不會是金型。
下麵將建築物的五行形態分列如下:
(1)方型建築物,從形態上來說不會太高。隻需記住一點原則就是建築物的橫長遠遠超過其高度,一般長度是高度的一倍左右,這種建築物的五行屬土型,如消防箱,郵箱等,很多建築物都屬這種形態。
(2)長方形建築物,從形態上來說是高聳如10幾層的高樓,原則上來說即是建築物的高度遠遠超過其橫長,高度是長度的一倍或者更多,則這種建築物的五行屬木,如有20幾或30幾層的樓便是木型。
(3)靜態尖形建築物,如中國老式的房屋頂是尖形但建築高度不會太高,給人一種平穩靜止的感覺,則這種建築物的五行屬金型。
(4)動態尖形建築物,如教堂,則這種建築物的五行屬火型。火型與金型的最大分別是火型有動態之感,其尖而削,而金型是靜態的,感覺較穩定,一般而言有些10幾層的高樓樓頂是尖形的,而這種尖形一定是火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