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回京後,向內閣上疏此次遼東之行的收獲,並提出自己觀點,讚同袁崇煥在寧遠築城。
內閣和兵部經過緊急磋商,恐將帥不和,下令撤除王在晉經略之職,改由孫承宗兼任。
孫承宗跟著下令袁崇煥和滿桂率兵駐守寧遠,滿桂便是那年隨熊延弼巡視遼東的那位青年軍官,這幾年已成長為能征善戰的將軍。到任後的袁崇煥馬不停蹄,大張旗鼓地開始築城,並立下規格:城牆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牆牆址廣三丈。
內宮仍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王體乾大刀闊斧地繼續著“清洗”。在宮中這麼多年的王安總有一些朋友,一些死黨,他們或被削職,或被驅逐。當然,有人走就有人來,李永貞進了司禮監,許多親信被提拔。
內宮的人們在心中痛罵著王體乾的心狠手辣,但他毫不在意。哪次的權力交接不是這樣呢?慢慢習慣,人們也就把這些忘記。
魏四對這些兩耳不聞,雖然王體乾總會在行事前征求他的意見。有時候,裝作不知道會好過些。
可眼前王體乾這個提議立刻召來魏四的反對,“他已去了南海子,能起什麼風浪。已這把歲數,身體又這麼差,算了,就讓他安度晚年吧。”
“南海子提督宋晉將他當爹一樣供著,這萬一哪日卷土重來,怎還了得?”王體乾憂心忡忡。
魏四淡淡笑道:“那是我派人向他吩咐的。”
王體乾露出不悅,“你怎可如此糊塗,斬草不除根,來年又發生,隻有滅了他才最為穩妥。”
魏四有些生氣,“休要再提此事,我是不會答應的。”
“魏老弟慈悲心腸會誤事的。”王體乾仍在勸說。
“能誤何事,休要再說。王安公公有恩與我,我怎能做忘恩負義之人。”魏四仍堅持自己觀點。
王體乾隻好不再說下去,但他殺王安,以絕後患的決心絲毫也不減弱。
魏四來到東廠,孫雲鶴帶廠內眾人慌忙迎接。
“雲鶴,以後你就是掌班,代我管理好東廠。”魏四微笑拍著他的肩膀。這小子聰明機靈,可以大用。
孫雲鶴喜出望外,跪地高呼:“謝魏公公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許瞎喊。”魏四忙製止,可其他人也已跪地高呼著同樣的口號。
魏四頓怒:“孫雲鶴,你還想不想跟我了?”
“公公現在已是皇上之下,皇上是萬歲,公公是千歲,何錯之有?”孫雲鶴辯道。
“胡扯!哪個說皇上之下便是我?快給我起來,若讓我再聽到這話,必不輕饒!”魏四怒氣更甚,語氣嚴厲。
眾人這才罷休。可這句“千歲”已很快在宮內傳開,甚至到了宮外。
“魏千歲?”葉向高一愣。
“不錯,早已傳開,說魏四是魏千歲。”說話的是楊漣。
葉向高沉思良久,道:“楊大人大驚小怪了,也許是那些奴才的玩笑罷了。再說對於內宮,咱們也無法插手。”
楊漣不由怒氣,暴跳如雷,“正是這樣,王安公公才會被驅逐。葉大人,咱們對內宮太過縱容!如此下去,怎還了得!”
“王安公公乃自請辭職,我與大家都去勸過。楊大人怎可說是我之錯?”葉向高雖知他的暴躁脾氣,可也不願輕易認輸。
楊漣上接不接下氣,拔腿向外走,便走邊怒道:“你就等著瞧吧,看那些閹人如何把這天下弄得烏煙瘴氣!”
楊漣的話雖然是氣話,但也提醒葉向高對內廷不能太過縱容。王安的離去雖說與外廷關係不大,但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想到這,他向部下喊道:“去將魏忠賢喊來。”
部下不知道哪個是魏忠賢,愣在那。
“司禮監的魏四。”葉向高不耐煩地道。
魏四啊,這個知道。部下忙過去。
“葉大人喚小的何事?”魏四來到,恭敬行禮。
“哦,聽聞內宮最近比較混亂,所以特喊你來問問。”葉向高說得比較含糊。
魏四微笑道:“葉大人,這個應該問王體乾公公吧,他才是司禮監掌印。”
葉向高跟著一笑,“但我聽說宮裏人都喊你魏千歲呢。”
確實有過,魏四並不狡辯,“確有此事。”
“你難道沒覺得不妥嗎?”葉向高收起笑容,緊緊盯著他。
魏四的表情沒有一絲的驚慌,“葉大人覺得不妥?”
葉向高手捋胡須,道:“我知道魏公公常有高人之舉,但這稱呼實在不妥,這不等於是說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嗎?”
魏四很糊塗地搖搖頭,“葉大人為何有這一說?從一千到一萬,中間有九千呢,我哪裏是一人之下呢?分明是九千人之下嘛。”
這?葉向高無語以對。
“葉大人,魏四現在是司禮監秉筆,說九千人之下並不為過吧?”魏四繼續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