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車國(2 / 3)

蟻王道:“你所說的這些都不錯,但是卻沒有回答本王的問題,本王卻如何比龍王還要富有?本王又如何比上帝還要無私?”

萬德福心裏說道:“這個可愛的女王真是聰明得可以,我這是為了回答你的問題嗎?我這是為了拖延時間!我不誇誇你,早給你們處死多時了……”道:“是啊,草民這就回答陛下的問題,陛下比龍王還要富有,這是毋容置疑的,稍有才學之士都知道,龍生九子,各個不同啊,對不對……這個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蜘蛛國師道:“是啊,龍生九子,各個不同,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你譏笑我皇生不出龍子,傳不得龍位,來人,將他推了出去,就地正法!”立時衝上來一團螞蟻,拖住萬德福向外就走,萬德福大叫道:“住手,住手!這裏是你說了算還是陛下說了算?說!國師,你說,這裏是你說了算還是陛下說了算!陛下要我回答問題,我還沒講完,陛下還沒有下令呢……”萬德福的喊聲極大,群蟻的哄哄聲音竟然掩蓋不住,蜘蛛國師將手一揮:“停!”眾螞蟻放開萬德福,蜘蛛國師大聲道:“這裏當然是陛下說了算!好吧,再讓你多活片刻,你接著講!”虎視眈眈地望著萬德福。

萬德福道:“我剛才講過,世上財富歸為五家所有,其中包括了國家、水家、火家、敗家與賊家,這是對平民者言,我克者為財,克我者為賊鬼,並且因財而生盜賊,克世克身。那麼對於國君而言,什麼是財?我王之下的所有臣民便是君王之財富。平民家有家賊,對於國君而言,則存在有國賊!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這也是對小民之財富而言,然則藏小大有宜,猶有所循。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對於龍王而言,雖然占據財富之大,但是,龍生九子,各懷私心啊,為了爭奪皇位,打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親生骨肉相殘,是為對龍王之大不孝,於是龍王之財便是屬於這九個敗家子的,回頭這些敗家子龍子龍孫們各不相讓,引得天下大亂,百姓受難,別國更加乘虛而入,搶他江山,則龍王之財富安在?我們三車國陛下則不同,陛下國內,萬子萬民一視同仁,蟻國境內萬民一等,絕無分差,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螞蟻國民皆具有‘舍己為他’精神。隻要是集體大局的需要,我們螞蟻可以隨時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每一位螞蟻國民的體內都有一個附屬胃,當我們的同伴需要時,誰都可以把附屬胃中儲藏的食物奉獻給對方。是以我們有著悠久的文明史,比任何的族類都要曆史絢麗,都要文化燦爛。為什麼我們能夠長盛不衰?為什麼!因為我皇的財富是無與倫比的“愛”,我皇關愛自己的子民,我國的子民則更加無可厚非地敬愛我皇,我們三車國全體上下君民一心,眾誌成城,再大的困難、災難也嚇不倒我們,再強大的敵人我們也能戰勝!我皇藏天下於天下,遊於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是普天之下獨一無二的大聖賢,大智慧,不但擁有萬民,還很好地治理了國家,大家看到了,陛下所治理的國土之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此,毫無疑問地、顯而易見地,陛下是比那龍王還要富有得多!我請問各位,難道還有別的什麼不同意見嗎?”

這一席話隻聽得蟻王頻頻點頭,群蟻振奮,紛紛以自己的螞蟻身而驕傲,而自豪,眾口一詞地說道:“沒有!沒有什麼不同意見!請萬得福再為我們接著講講我皇何以比上帝還要無私!何以比上帝還要偉大!”鼓掌歡迎。

蟻王望了蜘蛛國師一眼,“哼”地一聲,傳旨道:“賜座,賜蜜汁。”

萬德福道:“多謝陛下。”坐下來長出一口氣,心想暫時算是過了一小關,剩下的問題如若回答不好,還是有性命之憂啊!美言一句三冬暖,好話連篇真救命!看來還得接著誇,好話誰不愛聽!聽見沒有?自己本來隻是說蟻王比上帝還無私,現在,他們不但要比上帝還無私,而且更要比上帝還偉大!

蟻王的聲音又自上方傳來:“萬得福,這蜜汁乃我國珍品,賜與你潤潤喉嚨,你再詳細說來,本王何以比上帝還要無私!比上帝還要偉大!”笑眯眯地望著他。

萬德福眼睛一撇,又見到蟻王身後琥珀中的“大蟻神”標本,心道不好,一著急錯將“大蟻神”寫成“上帝”了,不過為什麼螞蟻們沒有反應呢?先不管這些,保命要緊,道:“啟稟我皇,草民……草民知道,世界上唯一的真神,乃是大慈大悲的‘大蟻神’!以‘大蟻神’的名譽起誓,我皇千真萬確是比‘上帝’還要無私,還要偉大!為什麼呢?因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按照每會一萬八百歲計算,則將一元可分為十二會,即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支。就一日而論,則子時得陽氣,而醜則牛吃夜草;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小兔子活躍於青草地,點綴山坡之風景;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嗯……”偷偷看那些螞蟻們,全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心想,“十有八九它們是沒有讀過吳老居士的大作。”接著道:“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天地之間萬有俱無,空空如也,稱之為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又複逐漸開明,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後,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大蟻神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於是至此,地始凝結。然後再經五千四百歲,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我們都知道這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此之謂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後,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正謂此時天地清爽,平秘陰陽。接下來,再五千四百歲,而當寅會,萬類霜天競自由,蒼茫大地,生機勃勃,謂之三才定位,玄之又玄。‘大蟻神’告訴我們,生命從何而來?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或曰,無中生有!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與‘無’此二者,出則同而名則異,同謂之玄。玄而又玄者,乃眾妙之門也,或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萬物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