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京城請龍虎(2 / 2)

陳泉雍無奈道:“恐怕得讓三位大人失望了,家師近幾個月雖未在閉關,但今日突然下山去了,至於去向何處,何時回山,也並未向我等透露。”

龍虎山當代掌教張重陽除了年輕時有過幾次行走江湖,幾十年來一直在山上清修,當今天子繼位時曾相邀張重陽入京主持繼位大典,近些年來京城中的數次祭祀大典也隻是讓弟子趙貞羨代勞,從未下山入世。

劉勵廷與旁邊武將對望一眼後,開門見山,“陳真人,在下此番前來,是想請張掌教下令,派遣幾十位龍虎山高人北上出關,為朝廷北伐戰事獻上一份力量。”

陳泉雍打了個稽首,眼觀鼻鼻觀心,“我龍虎山身為道教門庭,向來遵循曆代祖師爺訓誡,隻在山上誦經清修,從不插手江湖紛爭,偶爾有弟子下山也隻是為百姓驅邪做法。劉大人這突然讓我道門子弟入軍殺敵,有違我清心寡欲的道門宗旨,實在是強人所難啊……”

佩刀漢子踏出一步,拱手道:“這個陳真人無需擔心,此次恭請天師府出山幫忙,也隻會讓諸位真人留在軍中護衛各位將領而已,偵查軍情出陣殺敵的事情交給我兵部與刑部籠絡來的江湖高手就行,絕不會讓天師府弟子手上無端沾染上鮮血,誤了修道大業。”

北伐戰事陷入僵局,軍中精銳斥候損失大半,刑部衙門領取銅魚繡袋的江湖高手幾乎傾巢而出,趕赴關外戰場,亡羊補牢。

京畿兩遼那些個讓族內弟子前去撈取軍功的門閥世族,同樣緊急加派族中豢養的鷹犬走狗,前去護衛各族各房青壯,生怕族中青壯偷雞不成蝕把米,折在北胡戰場上。

事與願違,逐漸受挫的戰事反而讓本來左右為難的北伐統帥,借機牢牢握住了軍權,性格剛烈的他一股腦將上百位領著供奉的江湖高手塞進了斥候騎隊,也正式在接下來的幾場戰事上扳回一局,即將突入北胡內腹城鎮。

前線有軍功傍身,自然不畏朝堂上來自各家各族的彈劾數落,可就苦了留在京城周旋的兵部尚書,以及辦事不利需要動用家族養士的刑部,這才有了兵部武將與刑部侍郎的千裏拜訪,請求龍虎山真人出山去作那替補,貼身護衛軍中將領各族青壯。

蟒袍太監從袖中摸出一封密信,躬身遞出,“陳真人,這是兩位尚書與聖上會務後,讓趙天師寫的第二封書信,本想親手交給張掌教的,看來隻好讓陳真人暫行掌教之職下定奪了。”

陳泉雍放下手中拂塵,抽出信箋一撇,確定是在太安城作青詞宰相的師弟趙貞羨的筆跡無疑後,也就不再多看,隨手收入袖中。

雷厲風行的兵部武將麵有不悅,公門修行出來養氣功夫到家的劉勵廷悄然擺手,壓下了他的下一步動作。

盡管不免同樣心生腹誹,劉勵廷臉上卻是笑容不改,“不知陳真人準備何時讓諸位真人下山,朝廷已經讓沿途官府做好迎接的準備。”

陳泉雍拂塵一擺,“事關重大,不是貧道一人所能決定的,還得容貧道與幾位師弟商量幾日。”

沙場出身的佩刀漢子深知每拖延一日,北伐統帥以及兵部刑部所要遭受的口水便多上好幾大缸子,急切道:“諸位真人若是需要商議幾日的話,可否先讓寧遠山寧真人先行趕赴關外。寧真人身為龍虎山劍道傳人,對此事應該並不會抗拒,有寧真人坐鎮軍中,相信北胡武夫也不敢擅闖軍中大營。”

陳泉雍抬頭望向山下,眼神飄忽,“寧師弟目前並不在山上,前些日子領師命下山遠遊去了。”

劉勵廷背過身子,籲出一口氣,輕聲問道:“那不知幾位真人大概何時才能決定呢,劉某好先提前書信一封回稟韋尚書。”

陳泉雍笑嗬嗬道:“我們幾個老頭子估計還有的吵吵才能拿定主意,沒辦法,家師在這種涉及祖訓的關鍵時刻卻不在山上。三位大人若是不急的話,大可在天師府小住幾日,貧道絕對親自陪同幾位遊覽,龍虎山別的可能不如京城,但各處景觀曆代仙人潛修的洞天福地還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