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搖頭道:“不喝了不喝了,再喝恐怕別說趕路了,下山的時候指不定就要摔倒在哪個樹底下。”
瞥見假小子還在那憤憤不平,心裏沒底的老道士叫住了正欲起身的李天南,“施主果真是菩薩心腸,隻要你等下幫忙別讓那位施主上山揭穿貧道喝酒的事,貧道願意免費再指點施主幾句,豁出幾年修行泄露天機也無妨!”
隔岸觀火的假小子不懷好意,“別理這個假道士,無非就是隨便跟你說幾句有的沒的,估計是還想從你手上套點銀子。”
李天南倒是並不在意,笑眯眯道:“那行,勞煩老真人指點在下幾句,隨便說一說都行。”
老道士裝模作樣地閉眼一陣掐指,再睜眼望向李天南時麵有驚訝,“呀,不得了!貧道方才掐指一算,施主居然我還有點同門淵源,可惜就是這關係太久遠了,得打上個八竿子十杆子,才算得清到底是徒弟輩輩還是徒孫輩……”
假小子一臉的我就知道是這樣,落井下石,“看見沒,假道士這是怕等下又說錯了,先跟你套近乎呢!”
李天南若有所思。
據傳回劍門的開宗祖師曾受過一名老道士的指點,身披五彩霞衣下騎青牛為其講解《道德經》五千言,而回劍門中也一直以道門典籍的《參同契》作為入門心法,從側麵驗證了那個開宗祖師傳聞,甚至那幾位七老八十的師伯,近些年也逐漸推崇黃老清淨,諸事看開。
龍虎山大道分為虛無縹緲的天道,和身為道教祖庭卻屹立江湖數百年的劍道。據傳當代掌教弟子寧遠山舍棄天道獨修劍道,在龍虎山閉門練劍三十年,陸地神仙張重陽親口稱其有望成為世間難得一見的陸地劍仙。
若說曾受神仙老道指點的回劍門,是獨走劍道的龍虎山旁支,也勉強說的過去,而無良師父李玄白當初的帶劍拜師,也極有可能是拜在回劍門前任掌教一知半解的天道之下。
李天南作為曆來隻修劍道,不理宗門事務的小竹峰一脈弟子,走的是一條純粹的劍道路子,與龍虎山的寧遠山顯得有些殊途同歸,隻是多了李玄白傳承下來的浩然劍意。
不知真假的龍虎山老道士瞥了眼李天南背後的布囊,繼續神神道道,“施主,貧道觀你麵相似乎自幼天降橫禍家逢大難,幸得有高人努力搭救才有了接下來的二十年順風順水。隻是往後天生變亂,福禍相依,施主本為無根浮萍命格,將會陷入無端風雨旋渦中,福禍難料啊……”
“看見沒,還是一大堆廢話。”假小子沒等老道士說完,拉著李天南就跑。
李天南摸出一粒碎銀子,拋給正說得神采飛揚意猶未盡的老道士,“謝真人指點!”
老道士一把接住,以電閃雷鳴的速度放入袖中,事後還特地左右張望,確定有沒被來往的龍虎山道士發現。
興許確實是多年沒喝酒了,老道士一路下山一路打著酒嗝,嚇得他偶爾與上山香客錯身而過時隻得以袖掩麵,碰上同樣下山辦事的龍虎山道士,更是放慢腳步避得遠遠的。
山腳下,老道士摸出那粒碎銀子,迎空打量,“嗯,不錯,這還沒下山就有了第一撥生意,看樣子這趟出門不用擔心挨餓了。”
“祖師爺在上,貧道也就喝了兩小口酒,見怪莫怪,見怪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