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一鳴驚人(2 / 2)

沐風笑而不語。冉傾珞卻是麵色舒展,道:“沒關係。你想賭鬥什麼,奉陪就是。”沐風微微一愣,沒想到冉傾珞竟然如此果決。沐非煙與其餘人皆是嚇了一跳,她眼睛本就看不見,此時應承下這種挑戰,她哪能有什麼機會贏。

不過沐風倒是會很爽快,道:“我們星茸穀以醫學為尊,這第一次,便以沐汀蘭姑娘為首。”眾人聞聲,一片嘩然。這沐汀蘭乃是穀中醫術極其出名之輩,幾乎乃是當世名醫。沐風一開始便將這厲害的角色放了出來,一開始便沒有給冉傾珞什麼轉圜的餘地。

在他的心中,星茸穀穀主本就該星茸穀的人來做,或者說,應該他來坐。星茸穀中比他優秀的男子實在是鳳毛麟角,自己多年以來,一心為著星茸穀,心想自己隻要做得足夠好,便一定能偶得到穀主的賞識。總有一天,自己也能坐上那個位置。但是誰料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冉傾珞突然出現,竟然便將他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如此自然不服。

沐汀蘭是他至交好友,她本人也刻苦鑽研醫道,因此讓她來做個交流,沐汀蘭自然不會推辭。這位大國手從人群中走出來,隻見這女子穿著深綠的長裙腰間別個小小籃子,其中幾株草藥正露出鮮嫩的苗。

她走上前來,朝著冉傾珞微微一禮,冉傾珞頷首回禮,道:“若是比試醫術,實在是太難比較,因為時間不夠,此處也並無病人,又或者你能看出的病狀,我都能看出。如此比賽,實在是有些無趣。不如我出一題,請姑娘回答。”

冉傾珞點頭,道:“如此甚好,請姑娘出題便是。”

沐汀蘭微笑,道:“獻醜,我就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她頓了頓,語言清亮富有磁性,道:"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

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隻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

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裏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一個藥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

冉傾珞道:“這乃是費長房懸壺濟世的故事,行醫之人無不熟知。”

沐汀蘭點頭道:“那麼我想請問姑娘,何為濟世?”

眾人一愣,原來她說了這麼長的一個故事便是要讓冉傾珞自己說出濟世這一概念。然後將她話柄,繼續提問。星茸穀中幾乎人人都懂醫術,眾人聞言,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們時常都隻是做一些調製藥品,把脈診斷之類的事情,或者研讀醫理,擴充藥理知識。治病救人都是一對一的,他們隻想著如何去挽救眼前的人。而很少有醫者時時想到天下。

冉傾珞沒有回答,反倒是問了另一個問題,道:“那姑娘可否先回答我,醫術究竟能夠分為幾等?”

沐汀蘭略微思索,道:“依我淺見,可分為三種。第一種,便是熟知醫理,通曉天下病原,接骨療傷,活經舒絡,醫治血肉之軀。第二種,救治病患,能夠防患於未然,如扁鵲長兄,以一己之力平複眾多患難,讓眾人淚眼變成笑靨,醫治心靈之傷。第三種,放眼天下,授人以漁。使其遠惡趨善,使人世泰祥,醫治太平之殤。”

話音剛落,人群之中便爆發出一陣劇烈的掌聲。其中有人大聲呼好!

冉傾珞點頭道:“姑娘說的沒錯,我認為,所謂濟世,無非就是以己之能,能治人血肉之軀,心智堅定,能治心靈之傷。授人以漁,明辨是非善惡。心有天下人之疾苦,有救萬民於水火的信念。醫者同帝王一樣,不過帝王職責乃是職位所係,醫者信念,乃是心念所至。故心先於德,德先於術,有心有德,才能並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