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煤礦企業信息化之路(1 / 2)

淺議煤礦企業信息化之路

學術交流

作者:白曉波

【摘要】本文從煤礦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一些常見的問題出發,分別對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準備期、調研期、使用期、維護期幾個階段提出幾點建議,期望對煤礦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信息化;調研;維護

1.引言

近幾年國家對煤礦企業安全規範的要求越來越高及信息化在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各大煤礦企業都著手走自己的信息化之路。加上本身煤炭價錢的飆升,給煤礦企業行業的信息化之路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使其在信息化的進程中如魚得水,引進的設備、係統越來越有技術含量,從最初的輔助性生產的理念走到了現在的智能化[1]生產的理念。

但是諸多的煤礦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建設中,往往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往往把所有的規劃、建設、調試和維護都交給建設方,結果造成係統不符合本企業需求的尷尬境地。更甚,有的煤礦企業在信息化係統已經成型或已經開始使用,相關工作人員不會操作,甚至有抵觸的心理,並且,沒有提供技術支持的信息化係統管理人員。這樣,信息化係統的最大價值肯定不能充分體現出來,甚至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進而違背了建設信息化道路的初衷。

2.前期準備期[2]

煤礦企業要著手走信息化道路,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安全指數,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本礦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結構[3]作一個合理的調查,篩選出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精通各個生產環節和管理環節的工作人員,讓他們作為信息化之路的帶頭人和後續信息化係統使用的管理人。如果發現本煤礦企業這樣的工作人員沒有或者太少,就應該不遺餘力地引進上述的複合型人才[4]。

選定好信息化人員後,先給他們一段時間讓他們參考同行業的信息化模式,有條件的可以到別的煤礦企業進行實地考察。然後再與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協調、規劃、製定出適合自己企業的信息化方案。這樣,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對信息化模式的輪廓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的同時,也自然培養出了能適用企業從常規化到信息化轉變的信息係統技術人員。

3.調研期

煤礦企業開始實施信息化建設,開發人員必然要對煤礦企業進行前期調研,這個環節對建設單位和煤礦企業都是有著致命的重要性。對建設單位而言,通過前期調研,才能製定合理的工作進度、采用最優化的技術手段,否則開發的進度、煤礦企業的滿意度都不能得到保證,甚至會造成係統的二次開發,這毫無疑問會對煤礦企業的信息化進度產生巨大的影響。

因此在建設單位到煤礦企業進行前期調研時,煤礦企業應該積極配合,先讓煤礦企業的負責信息化建設的技術人員與建設單位的工作人員交流。交流過程中信息化負責人先拿出自己規劃的信息化方案,再參照建設單位的方案,在技術可行問題上、是否符合煤礦企業長近期的規劃需求問題上達成更一致,然後再陪同調研人員到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更針對性的調研。

最後對調研接過的認可,不要讓領導來拍板,最好由使用各個子係統的工作人員做出最後的表決,例如在對調度室信息化建設的前期調研結果上,調度室的工作人員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最後的否決。這樣既能保證開發的信息化係統針對行更強、品質更高,又能使工作人員更容易操作係統,畢竟是為其量身打造的信息化係統。

4.使用期

建設單位按照協議交付成品後,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對信息化係統要有一段時間的適用期。為了盡量縮短適用期,首先要向全體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信息化係統的整體構架,及係統的優越性,使員工確信信息化係統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保障安全生產,提高信息化係統在工作人員心目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