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師自身定位與職業規劃
學術交流
作者:楊春鋒 朱玉霞
【摘要】中職學生現階段一般都是初中學習成績不好、在中招考試中淘汰下來的學生。他們缺乏基本的學習和就業意識,從而造成放浪不拘、任其發展的態勢。而作為教育這些學生的中職學校教師不僅要承擔和高中老師一樣的教學任務,更要在促進學生自我管理、提高就業質量方麵做出更多的努力。中職學生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習,所以中職教師的職業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職學生就業的高低水平。
【關鍵詞】學生管理;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職業素質培養
職業教育的特性決定了它不僅僅要向學生傳遞知識,更主要的是突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對學生的培養要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著力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自己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教出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統計顯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近40%的專業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學曆水平、職稱結構大幅改善,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具有在企業一線工作的經驗,但是,專業教師整體數量不足,教師隊伍結構性失調,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中職校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質量的瓶頸,距離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中職教師作為為企業培養合格員工的人、任務任重而道遠。在學校、在社會也應該有個明確的定位。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麵:
1.差生的教導員
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學習、生活能力都較差。在平日的工作中,很多教師都缺乏成就感。這就會導致教師教學散漫、管理鬆懈、對自己放鬆要求,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學到真正的技能、就業的時候沒有尖子生,造成大麵積的羊群效應,就業質量不高。做中職教育首先是德育教育,育人才能育才。麵對這些來自初中沒有學習好的,沒有好好學習的差等生。首先教師要有耐心,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成長。中職生大多自我認知度較低,缺乏學習工作信心。中職教師首先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上中職學校一樣能過優質就業,一樣能夠在社會上立足。
2.職業的先行者
中等職業教育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培養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必須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要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必須依靠全體職校教師的共同努力,而專業教師是主要的承擔者和實踐者,因此專業教師必須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需要較高的專業操作技能。
中職教育就是實踐教育,是技能教育,是就業教育。學生能不能高質量就業,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基本素質。站在職業教育的前沿,職教老師要不斷學習本專業的前端技能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係,用超前的眼光和高超的技能來教育學生。
3.企業的工程師
從中職學校專業教師的來源看,絕大多數專業教師從學校畢業後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工作,缺乏全麵、係統、有效的專業技能訓練,更缺乏生產實際經驗;從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現狀來看,雖然也有50%左右的專業教師獲得相關的高、中級技能證書,但這並不能代表專業教師真實的技術能力(這是事實),更不能說明專業教師了解當地企業的實際生產狀況;從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來看,大部分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僅停留在書本上,且已顯得相對陳舊、落後,這對年齡較大的專業教師顯得尤為明顯;我認為職教老師如果不能適應企業的從業環境,根本就不具備在職業學校教學的條件。自己都不能勝任,學生的企業工作又從何談起。從職業學校專業發展來看,職業學校也迫切需要改革現有的專業設置、教學模式、授課內容,以適應學生和企業的發展,實現培養對象與就業單位的零距離對接,為學校的專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持職業學校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