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一次盛大檢閱(1 / 2)

1890年以後,倍倍爾一再邀請恩格斯訪問祖國,阿德勒也邀請老人訪問奧地利。這位年愈七旬的老人已闊別祖國和歐洲大陸17年了,對此,他早已擬定了一個計劃,看看家鄉的變化,觀察大陸上革命工人運動的成績,以增強信心了卻思鄉的心願。後來,因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續卷不好抽身,加上身體狀況,特別還考慮到不知德國和奧國的警察機關會如何對待這位工人運動的老前輩……種種原因,老人把出訪祖國和大陸的計劃一推再推。

1893年8月1日,恩格斯終於實施這項三四年的旅行計劃。陪他旅行的隻有他的秘書路易莎·考茨基和她的未婚夫——奧地利醫生弗賴貝格爾博士。這以前,老人同倍倍爾等朋友們已約定好:“以純粹的私人身份作旅行。”

他們一行先經過荷蘭到達科倫,倍倍爾夫婦在科倫火車站接他們,然後陪恩格斯一同去蘇黎世。去蘇黎世的意圖是這樣的,讓倍倍爾趕上在蘇黎世召開的國際代表大會,恩格斯則決定不在大會露麵,隻想利用許多社會主義者聚會的這個機會,與同誌們個別見見麵,談一談。

老人舊地重遊,心情激動。發現祖國的工業有了巨大發展,農業也很有改進,許多城市的麵貌已認不出來。科倫以嶄新的麵目歡迎這位《新萊茵報》的副總編,高大的建築物、漂亮的環形大道、煙囪林立的工業區……

德國已從農業國變為頭等的工業國,恩格斯深深感到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正在為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根據倍倍爾的有意安排和其他社會主義活動家的強烈要求,恩格斯在第二國際蘇黎世代表大會最後一天來到這個城市,並被邀請出席代表大會閉幕式。

當大會主席宣布恩格斯的到來時,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大會主席團請老人家擔任名譽主席並致閉幕詞。這裏有來自18個國家的411名代表,恩格斯用德語、英語和法語致閉幕詞,會場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參加大會的同誌們由於能親自見到偉大導師和親自聽到老人家的聲音而激動萬分。

“恩格斯烏拉!”歡呼聲一陣蓋過一陣。

恩格斯對人民的盛大歡迎深為感動,激動得連說話也口吃起來:“這不是對,對我個人的接待,我隻是作為,作為那個肖像就掛在上麵的——偉人(指馬克思)的戰友,來接受它……”他說:半個世紀以來,科學社會主義已經從一些小的宗派發展成了一個使整個官方世界發抖的政黨。如果馬克思活著,那麼在歐美兩洲就不會有第二個人能懷著這樣理所當然的自豪心情來回顧自己畢生的事業,他指出,第一國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劃清界限,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反對無政府主義的鬥爭仍然是當時的重要任務,已經光榮完成自己曆史任務的舊國際有著偉大的曆史功績,新國際就是在舊國際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為了不致使這個比從前強大得多的新國際蛻化成宗派,應當容許討論,但是共同的原則應當始終不渝地遵守。

當恩格斯宣布代表大會閉幕時,這個七旬老人竭盡全力地高呼“國際無產階級萬歲!”全場響了雷鳴和暴風雨般的祝賀聲、歡呼聲,全體起立,高唱《馬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