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普華寺卻是都城外的一所皇家寺廟,始建於嶽高祖時期,風格上宏偉磅礴,富麗堂皇,規模宏大彰顯皇家的威嚴和國力。最初,嶽高祖曾經常在此頌經朝拜,老百姓是不得入內拜佛唱經的。
到得嶽賢昌時,東麵和北麵的城牆都拆除了,劉太後又在原址重建,取名普華寺,著大殿中主持定期宣講佛學和唱念佛經,以鞏固民心,到了這個時候,老百姓也是可以進去念經,祈福的。
尚青下得車來,卻見這普華寺莊嚴肅穆,宏偉磅礴,自有皇家風範。正中一溜台階直上較為陝窄,她便扶著趙娘小心翼翼登台而上,到得寺中,趙娘卻要求獨自進去,尚也不強求,她本就不太相信這些。因此隻在門前守著,陣陣北風吹來,不覺寒意深重。便信步往前而去,活動下筋骨。
她沿著一排光禿的杉樹往前走去,卻看到皚皚白雪中,卻是有個梅園,但見園內梅花,美不勝收,—時興致高昂起來,便走進園內細細觀賞起來,因為是白天,那梅便更顯得超塵脫俗。或含蓄,或冷傲,或溫靜,或清高;嫋娜亭亭,吐著幽香;含情脈脈,欲訴還羞。尚青便被這梅的高潔與雋雅感染了,一時流連忘返,似乎覺得這寂寥的寒冬多增了幾分情趣,憑添了幾分暖意。
她在一株紅梅前站定,用手撫摸著這傲放的梅花,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詠梅詩,不由脫口而去: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想想自己的離奇身世遭遇,不由神思俱遠矣。
園內腳踩著積雪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吱”的一聲,一棵枯樹枝不堪積雪的重壓被折斷了下來,積雪跌落在尚青的頭上,尚青被震得一驚方回過神來,隻見一抹高大俊逸的身影正朝這邊走來,她凝神細看,不由大吃一驚,這身影如此熟悉,這不正是他嗎?難道這世界如此狹小,竟然在這裏也能遇著他,他身為皇帝,怎麼會到這裏來,尚青一時百思不得其解,卻看到他的身影越來越近了,她心慌得手忙腳亂,環顧四周竟無地可躲,這梅園裏倒有一座小涼亭,涼亭旁卻有一塊大石頭,尚青忙朝那塊大石頭後麵躲去。
卻說嶽淩風每月都有二日要來普華寺頌經拜佛,為的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嶽高祖創國之艱難,也警告自己時時莫忘先祖的恩德,如今普華寺日日有百姓進來參拜, 為免驚擾百姓,他都是微服私訪而來,特意警告主持莫要張揚。這梅園卻是他最愛之地,每次頌經參拜完,都會在此寧神靜氣,觀賞一番,一般主持都知皇上的喜好,梅園很少對百姓開放,今日的梅園因連降大雪,天氣寒冷,守門的人去到暖店偷懶去了,尚青這才得以進來。
嶽淩風進得梅園來,早聽主持說過梅園的梅花開放了,便邊走邊欣賞著風雪中的寒梅,興致頗高,沿著一排紅梅望過去,卻見到一抹俏麗的身影遠遠立在一株盛開的紅梅前,呆呆站著,似在睹物思人般,不由感到奇怪,這梅園平時一般鮮有平民百姓女子過來,今日會是誰能進得了這裏?他腳步不由自主地朝她走去,剛走得不遠,便聽到一聲歎息聲傳來,卻聽得一個聲音念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詞)”詞句雖然傷感卻很有才情,這女子是在思念情郎嗎?他聽得一呆,不由神思恍惚起來,忽然覺得這聲音很是耳熟,不由感到心內一緊,忙定晴朝她看去,卻不見了那女子的蹤影了,他更加驚奇,難道是眼花了?明明剛剛看到有人影在這,一瞬間卻不見了人影,他走近了朝地上望去,卻見到雪中一排腳印直達那塊石頭後麵而去,一抹淺紅的衣服從石頭邊露了出來,不覺微微一笑,很顯然,這女子是發現了他,刻意在躲著他,本想轉身離去,但想到剛才聽到的聲音實在耳熟,熟悉到他不能忘記,因此他不願放棄這個機會,即使明知不可能,他也想去看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子能擁有他夢中的青兒那般好聽的聲音,他朝她走去,還沒來得及看清,便聞到一縷幽香傳來,隻覺眼前一片昏暗,他竟然頭暈眼花地暈了過去。
尚青瞧了瞧倒在地上的嶽淩風,心中湧過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她該如何麵對他?上次對他的誤解,他痛苦的麵容曾讓她內疚了好久,但是他們之間真的不能再有交集了,也不可能再有任何瓜葛了,想到這兒,便快速朝外麵走去,出了梅園,她來不及等趙娘就下台階而去,下得寺院,看到馬車停在下麵,便掀簾坐了上去,直到此時她才驚魂初定,回複過神來,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