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馬匹(2 / 2)

隻是薛雲換裝站在帳中一邊,而坐在主帥位子上的是王二娃,可是王二娃看見一旁的少爺,坐在椅子上是渾身不自在,而一旁的閻老幺一副看笑事的模樣,還是薛雲一再彈壓之後,王二娃才勉強坐穩了椅子。

進到帳篷的是平陽府士紳學子,其中三人是屬於絳州人氏,退休官員一人,舉人二人,秀才二人,還有一個是當朝戶部給事中的父親,總之都是效忠大明朝的,六人見了王二娃行過禮之後,就開始催促王二娃出兵解救絳州城了。

朝廷退休官員說道:“請問這位將軍官居何職,是屬於山西那府的軍隊。”

王二娃臨時上來當傀儡,連台詞都沒有對一下,這才想起自己還是一個千總,一時間有些說不出口來,一旁的閻老幺出來打幫腔了,閻老幺說道:“老家夥,你喊什麼喊,你是做什麼的。”

閻老幺的話把退休官員氣得不行,自己曾經是朝廷的命官,怎麼在這些武夫麵前成了老家夥了,不過退休官員知道自己是求人搬兵,不敢當年對待武將的態度拿出來,隻好放低身段耐著性子輕聲細語說話。

“老夫是原在京城吏部任郎中,請問你們屬於邊軍還是衛所軍,希望領隊的將軍能夠出兵絳州城解民之倒懸,拯救一城之紳民,我等平陽府士紳一定重重保舉將軍,相信朝廷不會吝惜封賞的。”

閻老幺說道:“原來是一個不管事了的官,告訴你把,上座的是我們王將軍,屬於大同鎮的邊兵。”

退休官員是六人中領頭的,而且對山西的民政兵事都比較熟悉,一聽說是大同邊兵,就知道壞菜了,大同軍在整個山西就是一個另類,山西方麵根本指揮不了大同軍,說好聽一點大同軍算是囂張跋扈,往壞一點說就是一個藩鎮,要大同軍幫助收複絳州城恐怕懸了。

不過退休官員不是一個肯輕易放棄的,於是繼續摸大同軍的底,爭取找到說服這支大同軍出兵絳州城的契機:“這位將軍,請問你的上官是誰。”

王二娃實在是不能不開腔了:“我們是大同府薛雲將軍的手下,隻是軍務在身路過平陽府,現在急著回大同城去,老先生的請求末將恐怕愛莫能助了。”

退休官員一聽是薛雲的手下,腦袋一下子就大了,薛雲一直跟山西的文武官員不和,說嚴重點就是跟大多數朝廷官員也不和,按說這在大明對武將來說算正常,可是薛雲這家夥不是一個肯吃虧的主,誰找他麻煩,他就咬回去一口,就這樣薛雲成了天下文官的公敵。

話說回來天下官員還是很佩服薛雲的,這個武將特別能打仗,這幾年大同南邊的州府根本不擔心蒙古鐵騎南侵,這些說起來都是薛雲的功勞,打東虜韃子更是戰功赫赫,可惜就是得罪了眼高於頂看不起武將的文官,如果範圍縮小一點的話,主要就是南方東林黨那些結黨營社的官員。

這一年多薛雲臥病在床,至於真假就見仁見智了,反正現在薛家軍基本上不鳥朝廷,在大同城過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逍遙日子,朝廷、山西的號令進不了大同城,薛家軍也不管遼東的東虜了,說白就是一支沒有造反的藩鎮。

天下官員隻好大送高帽子:“哦,原來是我大明赫赫有名的抗金英雄薛雲將軍,薛家軍個個都是急公好義精忠報國的好漢,絳州紳民盼薛家軍如久旱逢甘露,錦州城這下子可就有救了。”

薛雲在一旁聽退休官員說得肉麻,都覺得要是不去就絳州城,會對不起大明的廣大百姓一般,不過王二娃的回答夠極品:“老頭,你不要給本將軍灌迷魂湯,什麼急公好義精忠報國,打仗是要死人的,莫以為你幾句甜言蜜語,本將軍就會迷迷糊糊的上當。”

退休官員一聽壞了,這個武將清醒著呢,看來灌迷魂湯這一招不靈,不過退休官員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眨眼就有了主意:“王將軍,不知道你們薛家軍需要絳州地方籌措多少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