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府議(1 / 2)

山海關遼東經略府官廳裏,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正在跟屬下山海關巡撫喻安性、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說話,一旁還有心腹幕僚鹿善繼、讚畫茅元儀二人陪同,今天的話題就是討論薛家的事兒。

莫要小看薛四這不足兩千人的隊伍,這可是關係到遼東軍能不能夠出兵朝鮮義州的關鍵,前屯薛破虜部雖然同意出兵了,可是薛破虜部是以火器為主,如果薛破虜部得不到大批的火藥和火器彈藥補充,這薛破虜部的戰鬥力不知道要下降多少。

薛破虜不得不到火器彈藥補充就無法出戰,沒有薛破虜部出戰朝鮮義州,遼東的大批官軍都抵死不願出兵,這樣薛破虜能不能出兵,就成了遼東軍能不能夠去救援朝鮮義州被圍的關鍵。

而要薛破虜出兵朝鮮義州,薛家的這一批軍火物資尤為關鍵,因此經略孫承宗大人這幾天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薛家的增援補給隊伍到來,終於在今天等來了薛家的新兵和大量的支援物資。

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說道:“現在薛家的新兵和補給都到了,支援朝鮮義州的事情就刻不容緩了啊。”

山海關巡撫喻安性、山海關總兵馬世龍沒有接孫承宗大人的話,這弄得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有些尷尬,因為孫承宗大人知道喻安性、馬世龍對出兵朝鮮義州是持反對意見的,現在自己說要出兵朝鮮義州,你讓喻安性、馬世龍說同意不同意都不妥,因此喻安性、馬世龍二人不開口也是正常的。

說起來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也是一肚子的牢騷,自己兩月前弘螺山大勝過後,遼東形勢一片大好,偏偏皇帝和朝廷犯暈要跟建虜和談,這個和談倒是談下來了,結果朝廷那些官員以和談成功為由,把對遼東將士的獎賞撫恤全賴掉了,全部推給遼東經略府自行負責,可是遼東有功和陣亡、傷殘實在太多,光靠在弘螺山的那些繳獲簡直是杯水車薪,孫承宗大人再是大能也不可能做出無米之炊啊。

最讓孫承宗大人憤怒的是,朝廷遲遲不給遼東增派援軍,這使得傷亡慘重的遼東軍戰鬥力一直無法恢複,孫承宗大人不知道朝廷那些官員腦袋裏在想什麼,氣得孫承宗大人清君側的想法都有了。

這兩個月來整個遼東請賞、鬧餉、求撫恤的事情層出不窮,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聚眾勒*上官索餉,進而出現了嘩變、逃跑的現象,孫承宗大人一麵堅決鎮壓亂兵叛兵,一麵盡發弘螺山繳獲財物和遼東經略府存餘物資安撫,才漸漸地平息了遼東軍的憤怨,不過這隻是暫時的,要是後期朝廷的賞賜、糧餉供應不上,遼東說不定還會出更大的亂子。

孫承宗大人最痛惜的是朝廷撤掉了大同副將薛雲的官職,這使得自己調薛雲來遼東出任遼東前鋒總兵的打算落空,而現在大同薛雲也下落不明了,雖然朝廷塘報是宣稱大同副將薛雲另有重任在身,孫承宗大人卻判斷薛雲不知道跑到哪裏去避禍了。

孫承宗大人坐困山海關城裏,是要餉沒餉要兵沒兵,直到最近才得到二十萬兩銀子和五千援軍和一些物資,這些人和錢物還沒有過孫承宗大人的手就分的七七八八了,孫承宗大人錢物沒有撈到什麼,可是得了這些士兵和物事之後,支援朝鮮義州的活路就算是落在自己身上了。

現在孫承宗大人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薛破虜的身上,孫承宗大人在弘螺山是親眼目睹了薛家軍的戰鬥力的,救援朝鮮義州沒有薛破虜部參戰,不要說取勝建虜就是能不能出兵都是一個問題。

孫承宗大人對薛破虜誓死效忠薛家非常不滿,他認為薛破虜已經是朝廷的參將了還如此公私不分,不過孫承宗大人內心裏對薛破虜的人品還是非常看重的,這年頭官做到參將的位子上了,還不忘記自己出身的人實在不多。

這讓孫承宗大人對帶著新兵和各種物資來山海關的薛家總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次破例邀請薛四來遼東經略府見一麵,孫承宗大人要看看薛家這些家將是什麼樣的人物。

孫承宗大人繼續說道:“喻大人、馬總兵這薛四能不能出山為我大明朝效力呢。”

喻安性心裏有些苦不想說話,前幾日薛破虜還來信請求自己為薛家軍索要撫恤銀子,薛破虜在信中提到隻是要撫恤銀子,至於立功賞銀、韃子人頭獎金薛破虜都沒有提,估計是沒有報什麼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