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忠奸(2 / 2)

大明官員在經過虜在沈陽建都的短暫打擊後,又開始了對明金議和成功的大力吹捧,就等著朝廷派兵去收複義州、廣寧、遼河西平堡一線以南的土地,然後就可以大大的慶祝一番,個個等著皇帝的嘉賞好升官發財。

不過遼東軍方的反應卻是另一種態度,各級官員的告急文書和求兵求餉的奏折像雪片一樣飛來,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的奏折裏寫得明白,建虜在沈陽建都後,八旗勁旅雲集,遼東必然會有一次大戰,現在派軍隊去接收斷垣殘壁的義州、廣寧、遼河西平堡,無異於把大明士兵的生命當成了建虜的盤中餐是智者所不為。

東江鎮左都督總兵官掛銜將軍毛文龍秘奏:建虜頓兵鴨綠江邊,有大舉入侵朝鮮的跡象,如果不出意外建虜會在五月中下旬進攻朝鮮,毛文龍在奏折裏提到希望朝廷在遼東、遼西出兵牽製建虜,最好能讓蒙古林丹汗部、科爾沁部等也進攻建虜,以支持朝鮮和東江鎮,再就是向朝廷要求盡快調撥餉銀、糧食、兵器等物資,為抗擊建虜將要發生的進攻做好戰鬥準備。

遼東、東江甚至朝鮮的求救國書也到了大明天啟皇帝的手上,這時候離弘螺山大捷一個多月後才派出了第一批支援遼東的軍隊和餉銀,這批千呼萬喚出來的軍隊是兵部在北直隸、山東境內調集的,一共是五千人左右,其中衛所兵占了大半,而衛所兵的三千多人裏麵,臨時征召的衛所餘丁就有兩千出頭,這樣的隊伍到了遼東不重新打磨一段時間根本不能用,一同送過去的就是戶部、兵部東拚西湊的二十萬兩銀子,一批兵器、甲仗、衣服等等。

至於東江鎮朝廷實在無錢打發,隻好命令登萊巡撫武之望給毛文龍運幾船糧食少量兵器應付一下,而現在北京城的官員們為遼東局勢是戰是和吵得不可開交,這時候在宣大境內發生了一件震撼朝廷的大事件。

新任大同鎮總兵渠家禎帶著自己的大兒子渠宗海、二兒子渠朝海家丁家將親兵心腹一千多人,快馬夜兼程地朝大同鎮趕去,途徑宣化城渠家禎去拜見了宣大總督王國楨,渠家禎在宣化城停留,也是希望將來得到宣大總督王國楨的支持,宣大總督王國楨對新任大同鎮總兵渠家禎也非常禮遇,對王國楨來說不管誰做大同總兵都好過薛雲做大同總兵。

新任大同鎮總兵渠家禎離開宣化城後,是乎就遇上了什麼詛咒開始走黴運了,渠家禎從萬全城穿城而過,來到何家梁子的時候,山梁上並行著一支商隊,渠家禎帶著自己的大兒子渠宗海、二兒子渠朝和一千多手下沿著山梁底下幹涸的河灘在行走,這段路非常不好走渠家禎的隊伍慢下來了。

前麵渠家禎的士兵在鋪路,渠家禎這才有空抬頭看看四麵的風景,渠家禎看見山梁上行走著的一支商隊,突然有了一些領悟,叫過不遠處的兩個兒子,渠家禎用手指著山梁說道:“你們從哪裏看到了什麼。”

大兒子渠宗海、二兒子渠朝海朝山梁看了一下,二兒子渠朝海朝說道:“父親大人看到了,有一支去大同方向的商隊。”

渠家禎點點頭又搖搖頭,大兒子渠宗海比較穩重很少搶先說話,現在父親又點頭又搖頭,說明父親想問的不是商隊的事情,渠宗海心想現在渠家去大同鎮做官,父親應該是考教自己兩兄弟的軍事才能了,渠宗海就眯著眼睛想了起來。

半響渠宗海對父親渠家禎說道:“父親大人是想考察孩兒的軍事才能吧,兒子觀察一下如果山梁上的商隊是敵軍,我們現在在梁子下麵就算說陷入了危地了。”

渠家禎聽了大兒子渠宗海連連點頭微笑,然後對二兒子渠朝海說道:“朝海你還是欠考慮啊,你大哥就考慮得周詳很多,你事情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用兵也要舉一反三,在廣闊的原野處處都暗藏殺機啊。”

大兒子渠宗海說道:“父親大人,弟弟的思想還沒有進入狀態,到了大同鎮把心中的那根弦繃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