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帝姬雖是年幼,但也頗得先王後的神韻,明眸善睞,朱唇貝齒,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卻不似弱柳扶風,隱約透漏著帝王家的威嚴與莊重。
也是了,帝姬這個稱號自然有著些許分量,不是隨便叫叫的。
帝姬時年十五,先帝薨,帝姬即位更國號為曌坤,說來也奇巧,曌坤元年,傳聞中的、也是曆來頂受說書先生鍾愛的仙山蒼鬆山霎時間光芒大盛,紫氣浮空經久不散,還偏偏趕上帝姬祭天那刻。一時間眾說紛紜,仙山奇事亦滿足了人們的八卦心理,初及笄的帝姬亦越發的得人心了。
天生異象,身為新帝自然是要去查探一番的,也好彰顯帝王大愛,宏顯天威。
果不其然,次日便有上奏征探之事的折子了……
“稟女皇,近來天有異象,又恰逢新帝執掌天威,怕是有什麼征兆,故事,新帝需前往探看,以安撫眾臣,臣願諫請女皇前往蒼鬆山,一闔眾疑!”眉目清朗的男子微微頷首,舉止間盡顯儒家狀元的風采,才氣亦流溢而出、遮掩不住。
女皇威嚴,眉目低垂,雖不正眼看向殿下之人,心思也流連在那人剛上的諫言上。大殿寂靜,眾人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等待殿上人君的答複。
“嗯。卿家說的極是,尊位確是該守禮數,且受天命,也該尊敬仙人意思,按卿家說的去辦就是,溫卿草擬了出行章程奏上禦書房罷,可有良策?”位上之人語氣淡淡,音線平穩,聽不出感情起伏,察不到眼波流轉。
清澈中略帶沙啞的聲音回蕩在大殿,更襯得威嚴幾分。
“回稟,臣已於昨晚完畢細事,可殿前呈奏!”說罷從窄腰寬袖的儒袍中取出燙金鑲邊的絳紅奏章一折,雙手前傾,眉眼更低一格,畢顯恭敬。
安人(即公公,那個朝代的專有名詞)小步急趨著走下殿階,急忙去接芝蘭玉樹的男子手中的奏章,拂塵飄然一甩,頗有風姿。
鳳眸微掃,文字悉數看得,唇畔輕揚,確是好提議。走一遭能有如此收獲,也不枉,怎麼也是要為帝位穩固打打底子,倒還合算,也值了許多天的國事了。溫卿,有執宰之能啊……
“出行之事,本尊以為理應速決,後日啟程罷,今日起各司各部好生準備著,執宰規劃,眾卿可有異議?”薄唇微啟,輕吐珠音。
“臣等領旨,主上英明萬福。”屈膝、行禮、拜伏,一氣嗬成,早不知練了幾千萬遍。
“眾卿家免禮,無議退朝——”刻意提高拉長的聲音宣告著早朝結禮,眾臣斂息,退避。
……
後日清晨,文臣武卿、安人女侍,一幹人浩蕩上路,所到之處民心欣欣、垂眸相送,恭敬之情溢於言表,也有膽子大的偷抬了眼去窺探天顏,私想著是怎樣的容顏才配得上傾國傾城這四字,他們居位最尊之人是有著怎樣的風采,才能在晉位當天就榮獲神祗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