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讚道:“講得好!請繼續,不要停!”
蕭明道:“製度的改變才可以杜絕一切腐敗的根源,我想讓上位者能正視這種現象,從而改變製度而已!”
李鋼問道:“當今太子仁愛,如能登大寶勢必勵精圖治,改換官製,你說的那個製度改變想來不會太遠的吧?”
蕭明道:“太子趙桓仁愛但太軟弱,當初章閣老曾言當今聖上輕佻,他果然不重政事而巧玲顏色,喜好山水玩物和書畫文章,這些東西難道就能治國嗎?”
李綱道:“評議聖上雖然不好,但你說的也有道理,但太子軟弱難道不是仁愛的表現嗎?”
蕭明道:“太子軟弱,不是說他不仁愛,他會被感情所左右,如果有能臣輔佐,當可成大事,否則定然無法擺脫朝政軟弱的命運,就目前來講對太子能夠造成影響的人,實在太多,對著問題,我不好下結論,我勸李大人還是再觀察一下再說。”
李綱道:“國家衰敗到如此時刻,我如何能夠坐視不理,不過有點你說對了,那就是太子現在地位不穩,東宮之內和東宮之外對他施加影響的人實在太多!這個該如何解決哪?”
李綱坐下來跟蕭明開始分析現在形勢,目前來講太子趙桓監國,但地位越來越不穩固了,徽宗的第三子鄆王趙楷就是最有力的競爭者,說起這個趙楷可真不簡單,徽宗皇帝十一個兒子中他是最受寵愛的一個。
趙楷之母是懿肅貴妃王氏,也曾是徽宗最寵愛的貴妃之一,趙楷此人極大的繼承了徽宗的優良傳統,跟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是個琴棋書畫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聰明伶俐,深得徽宗寵愛。他性極嗜畫,頗多儲積。善畫花鳥,極為精致。
而據說他還有狀元之才,他曾經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他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發榜後,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徽宗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閑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
而作為儲君的太子趙桓則生性木訥,並不得徽宗的歡心,若不是趙桓一直以來都是本本分分的,令徽宗找不到借口估計早就被廢了,就這樣趙桓每日仍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天自己一個不小心就被廢掉。
但太子仁愛,口碑較好,大奸臣梁師成竟然非常看好趙桓,對他多方照顧,可是威脅始終來自於他下麵的幾個弟弟,尤其是趙楷,趙楷此人也頗具心機,他竟然找到了王黼,並認作恩師,將這個老賊生生的拉入到了自己的陣營中來。
但王黼幾次提議廢除太子之議,都被梁師成擋了回來,太子太傅耿南仲無奈之下,就讓趙桓去求蔡京,蔡京老奸巨猾,對這件事情采取了中立的態度,奪嫡之爭非常殘酷,一個不小心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但蔡京聰明就在於,他派了他的兩個兒子,分別進行了站隊,一個跟隨鄆王,一個跟隨太子,而自己卻專心伺候好當今皇帝宋徽宗,此計非常保險,任何一方出問題他蔡京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如今太子監國,又恰遇金兵攻城,太子的任何主張和命令都會被鄆王趙楷密切監視,稍有差池,就會招來猛烈地進攻,李綱也是在為此事擔憂!他將這些秘聞都說與蕭明知道,是覺得蕭明會是一個幫他出主意的人。
蕭明聽完之後,隻是感歎了一句:“最是無情帝王家啊!”
李綱還是眼巴巴的盯著蕭明,希望蕭明能夠像剛才那樣的睿智跟自己提出一個好主意出來,但蕭明卻問道:“京城之內,還有鄲王趙煥和康王趙構二人,也算聖上之子中翹楚,李大人以為怎樣?”
李綱尋思了一下道:“鄲王小氣膽色不足,康王莽撞幼稚!”
蕭明對李綱一豎大拇指道:“一針見血,李大人既然一心想保太子,蕭某不才,願助大人一臂之力,但我有個條件,不知李大人能否同意?”
李綱道:“但講無妨,隻要不是讓李某作奸犯科我都答應!”
蕭明哈哈笑道:“李大人真幽默,我那會讓您做如此事情,我隻希望李大人,不管以後政局如何變化,請一定保重生命,不可做一時義氣之事就行了!”
蕭明的話,又讓李綱陷入了深思當中,但很快他就鄭重的點頭答應了蕭明。
第二天李剛就上朝覲見太子,將蕭明介紹給他,太子趙桓對蕭明嘉勉有加,詢問蕭明如何退走金兵,蕭明道:“金兵已經要退了,隻需等待即可,因為第一,金兵東西兩路大軍,一路在太原被擊退,而來金兵的糧道已經被自己截斷,而河北兩路民團鄉勇紛起抗金,那完顏宗望堅持不了多久了!”
趙桓頓時大喜,問蕭明要何封賞?蕭明正要提到此事,於是要求太子準許,由於汴京被圍而囤積的西南兩路轉運的銀子,可存入蕭明的太平銀莊!並拿出徽宗給他的諭旨。既然是徽宗皇帝準許的,那麼戶部的銀子當然可以全都存入指定的銀莊了。
蕭明還有很多事沒辦哪,既然來到了東京,自然需要做許多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