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實力和勢力(1 / 2)

蕭明的私心不小,趁著徽宗不在,再拿著徽宗給他的諭旨,自然可以將趙桓糊弄了,他除了向趙桓要求西北兩路轉運的銀子,而且向趙桓要了姚平仲新鳳軍的番號,但趙桓隻同意將新鳳軍歸入秦路番軍的序列,但可從屬於西軍。

其實這樣也行啊!蕭明也知道自己最後也撈不到這支軍隊,好在新鳳軍內自己的嫡係仍在,那就來點經濟上的事情,兵部每年訂購的軍器兵甲一般都是分屬於荊州和磁州徐州等地的大煉坊製造,現在被蕭明直接給許給了徐州的天平號。

除此之外,趙桓由於對蕭明敬獻的大炮也非常感興趣,蕭明趁此機會向趙桓建議成立皇家工部局,由蕭明任專使,專門發展對國家有用的大型機械設備,工部局有調用全國資源的權利。

這件事情上,蕭明頗費了番口舌,跟趙桓談了半天關於現代科技發展的理論,當然是改成趙桓能夠聽懂的話講給他聽,並且給趙桓畫了個大餅,隻要工部局的進展順利那麼不遠的將來,整個大宋就能出現一種不需要牛馬拉車的特殊動力交通工具了。

趙桓被忽悠的直接動用了玉璽,將皇家工部局的特批諭旨上加蓋玉璽,責令吏部和戶部立刻辦理,當然是要經費有經費,要人員有人員,要資源有資源了,蕭明大喜,有了這個工部局,他就可以大肆的招聘人才了。

對此李綱卻是大惑不解,蕭明為他解釋道:“技術可以帶給人的思想解放,財富則能夠帶給人自信,他支持太子的兩條路線就是財權和技術,抓住了財權可以左右政局,掌握了最新技術的成果,才能對是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李綱也沒有聽的太明白,但覺得也蠻有道理的,蕭明出了皇宮第一時間就趕往薛炳昌的寓所,他需要將牙行幫整個利用起來,此事必是薛炳昌的強項了。

北貿局這種臨時機構,隨著遼國的消亡,也幾乎是屬於半撤消狀態了,但薛炳昌的牙行幫能力超強,仍舊不斷從遼地的部落做著馬匹生意,甚至還和金國也保持著貿易關係,金國女真人缺少的一些緊俏物資全都需要從牙行幫哪裏弄來。

薛炳昌目前也是京城裏炙手可熱的人物了,豪門巨宦認識了不少,尤其是又搭上了康王趙構這條線,話說趙構也不是像李綱說的那麼幼稚,他從小就學會了隱忍,其母韋貴妃,性子最好,在宮中人緣最好,從不爭寵,徽宗對她非常敬重,趙構從小就聽從韋氏的話,他學會了隱忍,他學會了不去爭。

正是由於他的不爭,他也混的人緣極好,太子趙桓對其也很信任,徽宗對他也很信任,皇子中一旦發生些齷齪之事,總是不會出現趙構的身影,徽宗也回去詢問他的意見,而趙構總是為他人擔過,徽宗對他很滿意。

蕭明找到薛炳昌的時候,正好趕上趙構也在,三人也是很久沒見,當下自有一番久別重逢的唏噓,薛炳昌立刻派手下人去酒樓訂座,他要給蕭明接風,蕭明也不客氣,邀趙構一同前去,趙構也是很久沒見蕭明,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三人就在汴梁內城的潘樓酒店二樓的雅間落座,上的是酒店新近從蜀地進來的劍南燒鍋,菜分大碗而裝,十分豪爽,蕭明在西北久待,也頗為習慣這種豪爽的方式,金兵圍城以來,汴梁城略顯市井蕭條,但這座幾百萬的大城市在短期內就立刻恢複了繁華。

城外的金兵已經退走,汴梁城也開始敞開城門,各地的商賈又蜂擁而入,一些時令的新鮮的食材也不缺了,三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相互訴說了離別之內一些經曆和見聞,薛炳昌聞聽,整個西域已經落到了蕭明手中,頓時大感興趣。

他一直想通過河西地區的商道做西域的香料生意,但絲綢之路被阻斷很久了,很多香料都是從海上而來的,價格貴的離譜,也曾聽說有商隊經過河西地區進入西域地區做生意,但最終沒有回來,哪裏不但有西夏回鶻的勢力,甚至還有羌人的馬賊。

如今整個商道全都被蕭明打通,按照蕭明通商的習慣,正是希望大範圍招商的階段,這個機會怎麼會放過哪?原來通過蕭明建立了遼國和金國的販馬商途,已經讓薛炳昌賺的盆滿缽溢了,這次如果能再開辟西域商途,那不是躺在床上點銀子嗎?

對於這種事,薛炳昌知道那隻不過是敬一杯酒說一句話的事情,於是他向蕭明敬酒,委婉的提出了他的要求,蕭明哈哈笑道:“薛大哥始終是那麼精明啊,但這件事情,靠你一個人不行,你需要有人幫你才行!”

薛炳昌點點頭表示明白,這一大塊肉當然自己不能吃獨食了,但蕭明卻道:“針對於西域的貿易當以組團為佳,單此一家,怕是沒有那麼豐富的貨品,所以建議在原來北貿局的基礎上再加入西域貿易局的結構。”

薛炳昌道:“可是這個隻能官家的特許才行的啊!”

“嗬嗬!”蕭明道:“這就要看和你合夥的人是誰了?”